融媒体系统 办公系统
首页  >  新闻  >  学校新闻  >  正文
探寻理工大学的“出海口”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 : 2014-12-26
阅读次数 :
    本网讯  12月22日,学校公布了“2014年合乐网页版入口科技进步奖”名单,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80后”副教授孙荣涛独立完成的《天津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研究》获得了一等奖,这是对孙荣涛多年来为圆“海洋梦”而辛勤耕耘、默默付出的一次认可。2006年博士毕业后,孙荣涛来到合乐网页版入口工作,八年来一直致力于海洋研究和教学、服务等工作,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培养了众多优秀学生。
筑梦:筹建“海洋地质研究所”
    走进孙荣涛的实验室,映入眼帘的是刚粉刷不久的实验室和略显空荡的置物架。这是正在筹建中的“海洋地质研究所”,目前孙荣涛正在为研究所的筹建工作忙碌。
    采访中,孙荣涛展开了一幅新近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竖版地图”,并对海洋维权、海洋研究、海洋开发等话题侃侃而谈。“建设海洋强国并非只是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发展海洋科技也是重中之重。”孙荣涛介绍说。过去的20年间,我国对于海洋科研事业的投入显著增加,动辄亿元的国家专项不断上马,而这些项目的完成往往需要数十个乃至数百个单位协作完成。正因为如此,各地政府、科研机构和高校纷纷“下海”,抢占各自的“出海口”。山东省的很多高校成立涉海学院或者海洋学院,部分高校开设了与海洋学科相关或相近的学科。
    “面对海洋开发和研究的历史机遇,以及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合乐网页版入口需要抓住机遇,我们迫切需要一个走向海洋的‘出海口’。”面对合乐网页版入口在海洋研究中的学科、师资“短板”,孙荣涛分析说,“尽管合乐网页版入口并没有传统的海洋类专业,但是合乐网页版入口相关学院的部分老师一直在从事涉海研究课题,合乐网页版入口的部分学院具有与海洋研究相关的学科基础,可以说,在陆地上我们能做到,在海洋方面我们的学科优势仍然能体现出来。”
    拓荒之事业,必有艰难处。正在筹建中的“海洋地质研究所”,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师资团队建设有待加强,硬件设置还不完备,规划目标尚需进一步论证,等等。“汪品先院士1970年代从中科院海洋所调到同济大学时,同样是白手起家,但是40年后,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已经是这个领域的‘巨型航母’。当我们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时,就会发现,哪儿还有时间去抱怨呢?”作为筹建工作的负责人,孙荣涛需要协调、准备的工作有很多,从孙荣涛的言谈中听到的不是面对困难的失望和退缩,而是自信、激情,以及对学科专业发展的责任和担当。
    “我们的海洋地质研究所目前只是一艘小小的舢板,或许在数十年后,它也会成长为万吨巨轮,纵横四大洋!”此刻,孙荣涛的脸上透露出自信的微笑。
拼搏:执着追求科研事业
    孙荣涛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已经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完成2项。今年又作为第二负责人参与了2项面上基金的申请。
    另外,先后参与了10余项主流研究机构承担的国家重大专项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经费也从当初的每年十万、二十万到如今稳定在每年百万以上;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1项、学校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孙荣涛对科研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靠的是孙荣涛顽强拼搏的精神。
  孙荣涛从事的是海洋地质学领域中的一个冷门研究方向——海洋微体古生物与古环境。孙荣涛介绍说,在任何以海洋环境演化为目的的海洋地质学研究项目以及海洋油气资源勘查研究项目中,微体古生物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其实专业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绝对的冷门或者热门,只要有恒心、耐心和信心,赞誉和物质的东西都会随之而来,根本无需刻意去争取。”这是孙荣涛经常在课堂上对学生讲的话,而他自己也正是这样做的。
  初到理工大学时,孙荣涛没有任何实验仪器和设备,也没有实验室,他利用学校的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购置了一台不到1万块钱的国产显微镜,挤在别人的实验室内艰难地开始了研究工作。两年后,这台显微镜换成了4万元的Olympus显微镜。又过了两年,换成了12万元的Olympus最高端的立体显微镜,而设备升级换代的经费,均来源于科研项目本身。
    “万事开头难,但最难的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切入点,其实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像申请基金这样的事情,如果你已经做到比大多数同行更好了,那么评审专家有什么理由不给你呢?”“同样的一份项目申请书,可能主流的涉海单位一次就能获批,而我们却需要申报两次、三次,甚至更多。因为国家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向主流单位倾斜也更容易出成绩,而我们要参与进去,就不得不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汗水。”孙荣涛理解,科研工作不进则退,科研工作要走出学校,与全国的同行比实力。
  孙荣涛目前担任着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业务秘书一职,需要协助分管院长完成包括科研、学科建设、研究生工作等方面的事务性工作。“这些工作相当繁琐,每一项细小的工作都需要认真对待,尤其是涉及到教师和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更是半点马虎不得。也只有到了假期,才能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孙荣涛谈了自己现在的工作情况。
  忙,是孙荣涛的工作状态;危机感、使命感、责任感,是他工作的动力。多年来,孙荣涛一直处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中,不管是从事科研工作、专业建设、教学工作,还是教学秘书的日常性工作,他都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去面对,将琐碎的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凭着那份对科研的执着,工作之余,他挤出更多的时间来搞科研,坚守着对科研事业的挚爱。
  “加班?这太正常了。我的工作状态基本是全年无休,很多时候都要工作到凌晨两点钟。”暑假里,很多人都在筹划陪伴家人的出游计划,可是孙荣涛要制定的是更为繁忙的假期工作计划。即使暑假,他也没有更充裕的时间与爱人、孩子在一起,因为他知道,他必须充分地把暑假的时间利用好。
使命:要做一个称职的好老师
  “作为一名高校老师,如果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再多的科研工作成绩也掩盖不了你的缺憾。”谈到教学工作,孙荣涛说。
  从2006年初次试讲时的战战兢兢,到如今在三尺讲台上的挥洒自如,这一巨大变化,来自于孙荣涛多年来的认真钻研和备课。孙荣涛先后承担了《地质学基础》、《地球科学概论》、《地层及古生物学》、《沉积盆地分析》、《资源环境管理学》等多门本科主干课程教学工作,获得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完成了“地球科学概论”核心课程建设。另外还承担了“地质认识实习”和“周口店综合地质实习”的野外教学。孙荣涛先后指导数十名学生完成了本科毕业论文,迄今为止他所指导的学生考研和就业率为百分之百。
    “很佩服您的学识和素养,您全身心投入课程讲授,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将我们感染,庆幸有您这样的老师!”这是学生给孙荣涛信箱里的留言,也表达了学生对孙荣涛的喜爱。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报道】
编辑:责任编辑 : 编审: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合乐网页版入口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