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学习交流再提升,蓄势赋能争一流。8月14日至18日,学校在大学生艺术中心礼堂举办党委四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暨2023年暑期工作研讨班,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总结上半年学校工作,部署安排新学期工作,落实干部能力提升攻坚行动,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切实将学习交流成效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学校党政领导胡兴禹、李玉霞、邓昌亮、杨赟、苏守波、聂法良、陈盛伟、崔焕勇、丛海林、陈靖、麻国升、刘兴清、吕延苹出席,校长特别助理,全体中层干部,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各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院(处、馆)长助理参加会议。
校党委书记胡兴禹作了讲话,代表校党委常委会通报了上半年工作情况。他指出,上半年,学校坚持党建统领,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四为服务”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践行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担当,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各方面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他从扛牢主体责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建引领,努力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加强建设,努力打造高水平干部人才队伍;守好安全底线,加强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四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学校党委上半年工作情况,展示了各领域取得的亮点成绩,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足,指出了下一阶段工作努力方向,并通报了学校2022年省属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相关情况。
围绕做好下半年及今后工作,胡兴禹提出8个方面的要求。
一要抓党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要突出主攻方向,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相互促进,通过力量聚焦、载体共用、内容同向、评价相通、过程相融实现党建与中心工作的一体推进、结果同升;要突出品牌亮点,各学院、各部门单位、各支部特点各异,要通过党建双创做出自己的特色、品牌和亮点,以此带动全校党建工作;要突出工作重点,紧紧围绕省委教育工委印发的2023年度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任务和面上共性问题3个清单,逐项对照落实,做好党建工作;要突出反腐倡廉,要坚持底线思维,强化红线意识,深入开展好廉洁教育、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要突出宣传推广,把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进行宣传,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扩大学校影响力。
二要抓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前进动力。要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通过改革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深化改革要把握五项原则:一是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推动改革奔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把能否解决问题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二是进一步突出系统思维。要统筹兼顾、协同推进,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改革实施过程中要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要相得益彰。三是进一步强化基层探索。要运用好试点探索等方式方法,只要符合实际、符合规律,就要大胆先行先试,先在某一个领域某一个范围内试点探索,形成有效做法和经验再逐步推广。四是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改革涉及学校各个方面,要树立全局思维,从整体着眼、从宏观思考,在加强顶层设计上下足功夫。五是进一步深谋远虑。改革要着眼长远和未来,看得深看得远,深入把握未来变化和趋势推进改革。
在学校上半年确定7个方面的重点改革任务基础上,要进一步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重点突出教育评价改革。胡兴禹强调,加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要重点把握好四个方面内容:一是积极推进“院办校”,切实推动学院成为独立办学实体,充分激发学院活力。二是向学院放权要做到“责权利”对等。三是划分学校与学院的责权利要科学厘清界限和职责,避免犬牙交错。四是对学院下放“责权利”要客观,可衡量、可考核,确保学院“接得住”“用得好”。同时,职能部门管理工作要转型,要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从资源分配转向过程监管,从粗放管理转向精准管理、从行政管理转向服务管理,重点抓方向、抓指导、抓服务、抓考核。
针对教育评价改革,胡兴禹指出,目前高等教育处于转型时期,强调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科技自立自强。学校前期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进行了有益的改革探索,但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先行先试,坚持早改革早受益,同时要把握好改革的适切性,确保改革相关内容符合政策要求、时代潮流。
教学改革方面,要重点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做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改革,解决提高学生素质能力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维。二是做好信息化教学改革,借助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解决学习效率问题。三是把握好产学研结合问题,解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向问题,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做好这三个方面改革,需要做好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学业评价两方面改革事项,引导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
人事制度改革,要树立正确的理念。通过改革要做到“人人立”,让每名教职工都有立足之地,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自己的岗位立得住;要“路路通”,确保通过改革使教师、行政、辅助系列的每位教职工在发展道路都是畅通的,都能得到发展;要“步步高”,突出效率兼顾公平,通过改革使每个人通过努力都能得到提高,实现待遇与贡献相匹配;要“年年强”,要使每个人在做好本职工作、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上,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每年都有进步。
三要抓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精准引进人才、培育人才、用好人才。要为人才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尊重人才,包容人才,爱护人才,为人才做好服务工作。
四要抓干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事业引领。干部是学校事业的组织者,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模范示范者。要建设一支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作风硬、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引领学校事业发展。
五要抓谋划,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致胜前提。学校前期一些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根源是没有谋划或者谋划不周密。要坚持“四个面向”,重点做好学科布局、科研平台建设、实验室建设、团队建设、项目成果申报等方面的谋划工作,推动科研工作上台阶。
六要抓落实,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举措。要严格落实学校党委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落实的实施意见,下一步,学校将分期分批安排各学院开展月度工作汇报,推动工作落实。
七要抓合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途径。通过合作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是目前一项重要举措。要全面推进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之间的合作。各学院要结合所在行业和专业,强化与社会的融合发展。
八要抓文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目前,在管理中行政和经济手段使用较为广泛成熟,在文化手段的运用上还存在不足,需要持续加大运用文化手段工作力度,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良好文化氛围。
胡兴禹最后指出,新学期即将开启,希望全校上下凝心聚力,紧盯目标任务,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干出好成绩,全力以赴,全力冲刺,确保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校长李玉霞总结通报了学校2023年暑期工作,分析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安排部署了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
李玉霞指出,各学院、各部门单位按照上半年工作总结暨暑期工作部署会的安排,紧盯年度目标任务,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了大量工作。她从博士点申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准备、各类项目成果申报、人才引育、招生就业、后勤保障等方面,对暑期工作进行了总结梳理,分析了目前面临的形势,重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李玉霞强调,新学期即将开始,要对照全年目标任务,克服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重点做好博士点申报工作。要把博士学位点申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动走出校门,对标对表,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全力做好相关工作。
二要稳步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要强化认识,狠下功夫,做细做实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各项准备工作。要加强论证、及早准备,做好各级各类教育教学项目、奖励、平台以及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等的申报工作。
三要集中发力做好人才引育工作。要提早谋划、精心组织,分层分类推进,争取在人才项目申报上取得新突破。
四要扎实做好科研创新工作。在各级各类项目申报时要加强动员,设置合理的指标任务,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提高项目命中率。要时刻掌握申报动向,加强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交流合作,积极牵头或参与各类重大项目、平台的申报工作。要做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申报准备工作,有组织地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力争实现群体性转化。
五要深入推进社会服务工作。要加大督查力度,推进各类合作协议的落地落实,增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要进一步深入推进校城融合,扎根领域和区域,集成优质资源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启动7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举行倒计时1000天启动仪式,发布70周年校庆筹资计划,充分盘活校内外各类资源,推动实现跨越式发展。
六要根据学校工作要点,稳步推进学生招生就业工作、团学工作。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制定大后勤改革方案,着力提高服务质量。
七要构建“大宣传”格局,围绕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等重点工作,部门、学院共同努力,加大宣传挖掘力度,合力壮大正面主流舆论氛围和社会美誉度。
李玉霞最后强调,只有先识先试的创新精神才能有善始善终的好结果。各学院、各部门单位要针对上半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未完成的任务,加强研究、重点推进。要紧盯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和“十四五”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要点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增强改革的决心,强化使命担当,扎实推进工作落实。
研讨班特邀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鸿飞、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赵炬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厦门大学原副校长邬大光等8名专家,分别围绕数字化助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执教能力提升、“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现代大学高质量与转型发展等前沿课题,作了精彩的辅导报告,并组织观看了廉政教育警示片。校长李玉霞,校党委副书记邓昌亮,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省监委驻学校监察专员聂法良,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盛伟分别主持报告会。
研讨班上,22个学院、30个部门单位负责人分别作了交流发言,总结了上半年及暑期工作推进情况,分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介绍了下半年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