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服务    高教视点    前沿聚焦    正文
【聚焦“双一流”】“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作者:蔡三发 任士雷 王倩 来源:复旦教育论坛 发布时间:2020-03-06 阅读次数: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社会上同时存在着许多质疑和批评其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声音。面对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我国已将推动“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作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各省市和高校正在积极探索“双一流”建设的具体举措。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主要表征,学科发展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基础,也是大学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结合点,因此构建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体系,有利于学校学科结构的调整,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实现以提高质量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为解决“985工程”“211工程”推进过程中形成的高校身份固化,竞争机制缺失,资源重复投入等问题,“双一流”建设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淡化高校身份,同时逐步建立公平竞争的体制、激励与退出的机制,并不断加大绩效考核的力度。因此,在学科发展中如何确定发展内涵、突出绩效导向、动态跟踪发展态势、优化学科资源配置,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在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这些问题不断被研究和探索,而当今这任务更加紧迫,需要更加精准的研究为推进“双一流”建设服务。另一方面,随着“放管服”改革系列措施的贯彻落实,地方政府和高校都有了很大的自主权。目前各省市和许多高校都已推出自身的“双一流”建设具体方案,并逐步开始实施,计划投入大量资源,着力推进“双一流”建设,但多数地区和学校还没有建立完整、科学的学科发展评价体系。

目前,学科评价主要有文献计量、引文分析、同行评议、典型案例研究等一些成熟的方法,学科评价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也可谓汗牛充栋。但当前学科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多聚焦于学科水平评价,缺少学科的发展评价。许多大学或学科排名的指标设计均侧重于“科研产出”“国际化”“学生评价”和“外部研究经费”等方面,而对“可持续发展度”相关指标并未给予重视。静态和滞后性的学科水平评价,其评价结果只能呈现学科已达到的静态水平,局限于反映学科发展的现状,不能预测学科的未来发展态势,对学科发展的导向性不强,不能满足科学发展不断提升的需求。因此,进行全面系统的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理论基础和评价实践研究很有必要。

2018年9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上海召开的“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上明确指出,“双一流”的7个特征与标准分别是可靠的、合格的、真实的、有特色的、有竞争力的、有产出的和可持续的,进一步强调了可持续的是一流学科的应有之义。因此,本文希望深入研究对学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即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具体思路是从教育系统工程的角度切入,综合考察影响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各种因素,应用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构建学科可持续发展度层次分析法模型,构建学科可持续发展度指标体系,并对影响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指标按照权重高低进行排序,得到反映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重要指标,从而为学科可持续发展评价及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二、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内涵厘清

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宣言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之后,至少有26项不同的宣言涉及大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所有的宣言都在不同程度上强调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迅速兴起并愈发受到重视,大学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也开始逐步确立。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有两层含义:一是为了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学科可持续竞争优势)。现有的多数研究偏重于高等教育为了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大学外部对象的可持续发展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而对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缺乏应有的关注。

(一)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度最初多被应用于测度环境、生态、城市等地理方面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能力的相关研究。后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播,可持续发展度概念被逐步应用到不同的研究领域,并得到了不同的诠释和发展。近年来许多学者也从不同维度对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概念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高军、郭贺平认为学科可持续发展度一方面是指学科本身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水平,另一方面是指学科在优化学科发展结构、构建学科发展良性循环机制等具体实践方面的能力。寇福生等认为学科可持续发展度概念包括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能力和与其他学科协同创新发展的能力,并能够形成良性的发展循环。段异兵、余江则认为学科可持续发展度概念是指一个完整的学科系统(包括知识生产、人才培养和研究设施)和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建设、制度与资源条件等互相适应、互相支撑的能力水平,并遵循该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维持长久、良好的发展态势。

总结以上文献,可以得出关于学科可持续发展度概念的共识:学科可持续发展度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调整学科自身结构、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一系列措施,不断促进学科的创新和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学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系列能力。

(二)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影响因素

随着学科可持续发展度方面研究的持续深入,关于学科可持续发展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近年来也开始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国际实施计划强调,教师教学活动、人才培养过程、学习成果评价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度的重要着力点。Ntudikem认为社会合作、课程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评价是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支撑因素。钱大益认为学术梯队各方面结构是否合理是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主要因素。黄惠萍认为人才培养的社会性、职业性是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根本因素。肖萍萍则从民办高校的学科发展角度,提出大学办学理念及发展定位,学科发展的顶层设计是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影响因素。曹石珠等结合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案例分析,得出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影响因素是学科带头人培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稳定与创新并重。刘国瑜提出服务国家和社会是一流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动力。可见,学者们从不同视角或者对不同类型高校进行了学科可持续发展度影响因素方面的系统探讨,这些影响因素的梳理为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的指标设计指明了方向,可以发现学科方向、社会服务、学术梯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均是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综上所述,厘清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为确定学科可持续发展度涵盖的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学科可持续发展度指标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通过对学科可持续发展度概念和影响因素已有研究进行的梳理,可以形成对学科可持续发展度内涵的基本认识。但可以发现学科可持续发展度概念和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还并不系统,存在学科可持续发展度影响因素之间关系不明确,内部层次划分不清等问题。缺乏对学科可持续发展度概念和影响因素清晰和全面的认识,则不能形成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评价指标,更不能实现对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科学评价。因此,本文结合已有文献和专家法,全面厘清学科可持续发展度概念和影响因素,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形成科学和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进行客观评价。

三、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一)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由美国运筹学家Saaty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是一种将模糊问题分解为若干目前的子问题,然后将所有子问题的解决方案聚合成一个整体决策的系统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通过分析影响决策的各个因素来促进整体决策的形成和制定,其主要目的是将复杂的决策问题模型化、层次化、系统化。具体操作是把要解决问题中的各因素按照从宽泛、不可控到具体、可控的原则,同时根据它们之间的因果和从属关系分成目标、准则、方案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构造比较判断矩阵、进行因素的两两比较,然后依照方案层各因素相对目标层的权重进行排序,最后根据权重排序选择合适的方案。层次分析法易于理解和应用,决策者的主观偏好、专家知识和客观信息都可以包含在同一个决策分析中,可以使模糊的问题清晰化,定性的问题定量化,被广泛应用到实际生活各领域(如资源管理规划、市场营销分析、商业战略评价等),有着很好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近年来,层次分析法也开始应用于教育评价。因为层次分析法和教育评价多是模糊问题评价,评价指标数据采集方面文本型数据和数字型数据兼有的特点恰好契合,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教育工作的评价可以避免在评价的实际操作中将教育问题片面化、对教育评价数据进行阉割处理的问题,从而真正实现基于全面数据、科学客观的教育评价,使评价结果能够准确反映某一教育价值客体和主客体之间的教育价值关系。

(二)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应用步骤分别为构建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构造比较判断矩阵,计算特征向量和进行一致性检验,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1.构建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是将整体问题里的所有因素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解到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三个具体维度里。

2.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即对同一层的各个因素进行两两比较,比较出它们相对于上一层的重要程度,并按照规定的标度(1~9位标度法)定量表示,构建出比较判断矩阵。

3.计算特征向量则是通过计算得出每一个判断矩阵里各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某因素的权重。比较判断矩阵对应的最大特征值λmax的特征向量W经过归一化以后就是同一层各因素相对上一层某因素的权重。

4.进行一致性检验是通过公式CR=CI/RI计算出一致性比例CR的值,然后将一致性比例CR的值与0.10进行比较来判断结果是否合理。如果一致性比例CR<0 .10,那么比较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通过检验,否则重新构建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其中,一致性指数ci="(λmax-n)/(n-1),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n为成对比较因素的个数;随机一致性指标RI与成对比较因素个数n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四、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

(一)确定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指标

由于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要以准确反映学科具有的可持续发展条件和能力为目标,能够全面涵盖学科的历史积累、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特征。因此,本研究根据相关文献梳理、专家访谈和德尔菲法,并且结合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具体实际,设计出包含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支撑条件等4个一级指标的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

1.学术队伍可持续发展度

学术队伍是学科发展的主要人力资源,学科可持续发展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学术团队构成可持续性(带头人、骨干、青年教师等梯队的搭配合理)情况的影响。良好的学术梯队应该是具有良好协同合作能力的学科团队,其中必须有顶尖的学科带头人举旗定向、宏观统筹,也同时有大批的中青年学术核心骨干协同共进、形成团队合力。通过建设年龄结构、学缘结构、性别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形成顺畅的学术共同体运作机制,可以使得学科保持持久的活力,保障学科得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2.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度

人才培养与学科可持续发展度密切相关。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一个重要职能,也是学科建设的中心任务。良好的学科人才培养应该是一个系统的生态工程,它包括完善的培养方案,优化的课程结构,前沿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式等。人才培养生态体系的完备性和培养方案、培养方式、培养路径的有效性等都是有力地支撑学科人才培养和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关键参数。除此之外,人才培养还需要有完善的培养质量管理体系来保障,通过内部或外部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来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不容忽视的是,研究生质量是学科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前提,研究生是学科发展的坚实后备力量和未来发展的主力军。研究生质量包括新生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等方面,内部之间相互影响并共同决定着学科人才培养的吸引力和培养成效。

3.科学研究可持续发展度

科学研究是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动力来源,学科研究方向的主流性、前沿性、交叉性共同决定了学科发展的高度和未来。例如,前瞻性的、主流性的学科方向可以使得学科发展引领该学科的发展前沿,始终生机勃勃,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度。学科交叉融合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新的交流合作形式,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人才和资源的交流,开创协同创新的新局面,发现跨学科研究的新方向,提高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度。此外,学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是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影响因素。某一学科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并依托国家和地方项目整合学科资源,调整学科发展方向,努力产出标志性成果,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将学科建设与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4.支撑条件可持续发展度

学科发展的支撑条件是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基础。学科发展的支撑条件包括管理机制、科研平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管理机制是学科发展的环境和土壤,纵观国际上的一流学科都是在强有力的良性管理机制下形成和发展的,学科管理机制需要不断优化、完善才足以成为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坚实支撑。科研平台是人才、资金、项目等的全面整合,是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基础资源。同时,学科发展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息息相关,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已经将国际维度融入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职能的全过程,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不仅如此,学科的国际化水平也日益成为各大学科排行榜的重要评价指标。因此,学科应该把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和水平作为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二)构建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构建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并把结构模型分为A目标层,B准则层和C指标层,各层的具体指标和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

(三)构造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比较判断矩阵

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参考专家意见,运用表2的1~9标度法对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指标分别进行两两的成对比较;根据专家打分得出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然后赋以相应的分值;最后构造出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各指标层的比较判断矩阵(见图3),计算特征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1.构造A-B之间的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比较判断矩阵(相对于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目标层而言,各准则层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比较)

应用MATLAB软件可以得出A-B之间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比较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和特征值:W=(w1,w2,w3,w4)=(0.1838,0.1061,0.4502,0.2599),λmax=4.1638。CI=(λmax-n)/(n-1)=(4.1638-4)/(4-1)=0.054604,查表有RI=0.89,CR=CI/RI=0.054604/0.89=0.061353<0 .1,因此,该比较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

2.构造B1-C之间的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比较判断矩阵(相对于学术队伍而言,各指标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

该比较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和特征值为:W=(w1,w2,w3)=(0.0752,0.1830,0.7418),λmax=3.0441。CI=(λmax-n)/(n-1)=(3.0441-3)/(3-1)=0.022033,RI=0.58,CR=CI/RI=0.022033/0.58=0.037988<0 .1,因此,该比较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

3.构造B2-C之间的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比较判断矩阵(相对于人才培养而言,各指标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

该比较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和特征值为:W=(w1,w2,w3)=(0.0879,0.2426,0.6694),λmax=3.007022。CI=(λmax-n)/(n-1)=(3.007022-3)/(3-1)=0.003511,RI=0.58,CR=CI/RI=0.003511/0.58=0.006053<0 .1,因此,该比较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

4.构造B3-C之间的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比较判断矩阵(相对于科学研究而言,各指标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

该比较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和特征值为:W=(w1,w2,w3)=(0.6491,0.0719,0.2790),λmax=3.064888。CI=(λmax-n)/(n-1)=(3.064888-3)/(3-1)=0.032444,RI=0.58,CR=CI/RI=0.032444/0.58=0.055938<0 .1,因此,该比较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

5.构造B4-C之间的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比较判断矩阵(相对于支撑条件而言,各指标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

该比较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和特征值为:W=(w1,w2,w3)=(0.0992,0.5272,0.3735),λmax=3.003695。CI图3评价各指标层的比较判断矩阵=(λmax-n)/(n-1)=(3.003695-3)/(3-1)=0.001847,RI=0.58,CR=CI/RI=0.001847/0.58=0.003185<0 .1,因此,该比较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

(四)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指标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上面得到的权重是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各层因素相对于它们上一层某因素的权重。需要对影响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所有指标层因素进行层次总排序,然后得到指标层中各指标在学科可持续发展度中的总排序权重(见表3)。

对层次总排序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出综合检验指标:

可见,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指标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在整体上是比较合理的。所以,在构建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中应用层次分析法是比较可行的。

五、总结与讨论

通过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指标层权重的总排序(见表3)可以看出,12个主要因素对学科可持续发展度影响的先后次序为:学科方向前沿引领性(权重0.2922)、学科科研平台(权重0.137)、学科团队协同能力(权重0.1363)、学科社会服务能力(权重0.1256)、国际交流与合作(权重0.0971)、学科研究生质量(权重0.071)、学术队伍结构(权重0.0336)、学科交叉融合(权重0.0324)、学科管理机制(权重0.0258)、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权重0.0257)、学科带头人(权重0.0138)、人才培养生态体系(权重0.0093)。可见,学科方向前沿引领性、学科科研平台、学科团队协同能力、学科社会服务能力、国际交流与合作、学科研究生质量是影响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关键指标。

鉴于此,提高学科可持续发展度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第一,凝练具有前沿引领性的学科发展方向。在深入了解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走向,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区域服务需求与学科自身研究基础条件,以解决重大重点问题为导向,聚焦前沿热点领域,形成相对稳定的、成体系的、可持续的学科研究方向,最终实现学科创新引领与特色发展。

第二,加强学科内科研平台与跨学科平台的建设力度。在保障人、财、物等相关资源投入,畅通信息交流渠道等外部支撑条件的同时,重视学科科研平台的内涵建设,拓展学科科研平台在知识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与科技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功能,探索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学科科研平台的实力和水平,实现学科科研平台建设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三,充分发挥学科团队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一方面,通过主题活动开展、团队文化建设等多种方式增进团队成员间的相互熟悉与信任,培养团队成员的集体荣誉感与团队认同感,营造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另一方面,从顶层设计出发,优化团队组织结构,完善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制等管理模式,以达到学科团队的合理组建,学科团队协同效能的增强。

第四,强化学科社会服务意识与能力,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首先,学科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正视社会服务使命,主动承担社会服务职责,依托学科本身优势资源,打造内容丰富、范围宽广、形式多元、特色鲜明的社会服务模式。其次,健全学科社会服务相关法律法规,以政府宏观调控为抓手,加强宣传引导,协调官产研学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合作,为学科社会服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五,深化学科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学科建设要坚持走国际化发展路线,为师生搭建更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形式。加强与国外高校、科研院等权威学术机构之间的长期稳定合作,通过创建国际合作研发基地,设立国际学术合作组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实施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双向交流途径,促进资源共享,提升学科国际合作能力。

第六,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保障学科研究生质量。在招生录取方面,根据不同学科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考察方式优化招生体系,择优遴选出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培养模式方面,完善导师制度,通过问责与激励机制督促导师履职,同时,推动研究估方面,通过学科自评、社会第三方评价等方式对研究生学习成绩、科研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形成有效反馈。(2020年第18卷第2期 蔡三发,同济大学发展规划部研究员、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管理学博士;任士雷,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王倩,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
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合乐网页版入口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合乐网页版入口 - hi合乐888在线登录  高等教育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
联系电话:0533-2786727
邮编:25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