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服务    高教视点    前沿聚焦    正文
【聚焦“新文科”】整合重构:新文科背景下的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路径探析
作者:陈先才 胡雪儿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发布时间:2023-03-14 阅读次数:

一、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背景与界定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实际上是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新的力量和智慧发出号召。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的新文科建设就是响应这一号召的重要举措。2019年4月,教育部和科技部等13个部门在天津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要求全面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在山东大学(威海)主办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并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随着新文科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文科实验室与之一起成为一个高频热门词汇。《教育部社会科学司2020年工作要点》强调,“重点支持建设一批文科实验室,促进研究方法创新和学科交叉融合,引领学术发展”。这就充分说明它们的建设逻辑有着内在一致性,旨在推动新科技革命与文科的融合化发展。换言之,文科实验室是新文科建设的关键抓手和重要突破。

追溯历史,高校建设文科实验室并不是一个新现象。我国文科实验室建设之尝试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比如辽宁大学在1981年建立档案专门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在1995年建立新闻摄影实验室。21世纪初期,定量方法在部分社会科学分支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又直接促成一批全新的文理交叉实验室涌现,其中厦门大学计量经济学实验室和西南大学认知与人格实验室等,还被认定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当然,当前所说的文科实验室建设与之前有着较大差异,它的重点是抓住新科技革命为文科实验室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积极利用新技术,推动新技术与文科融合。自新文科实验室建设提出以来,全国各大院校纷纷跟进,文科实验室建设就此迈入新时代;根据教育部2021年公布的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名单,共计有30家高校实验室首批入选,此外,不少省市也确定了重点建设的文科实验室名单。目前高校文科实验室的建设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结合具体实践情况,为更好地推动文科实验室的向前发展,有必要对实验室的建设展开分析和探索。

需要注意的是,文科实验室是对人文科学实验室和社会科学实验室的概括性统称,学科固有区别决定了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人文科学以人作为研究对象,探寻人的生存价值、生存意义,主要包括文、史、哲三大学科门类;而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发展、社会问题、社会规律,主要包括法、经、管等学科门类。基于这种差异,结合笔者的学科出身、参建实验室的具体经验,以及调研获得的实验室资料,本文只对社会科学实验室展开探讨,人文科学实验室暂不在本文的分析范围之内。

二、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和愿景

目标是组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期望达到的阶段或成果,也是组织使命和宗旨的具体体现,既为组织的活动确立标准,也是组织活动的动力来源,对于组织建设至关重要。因此,确立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是探索建设路径的首要步骤。

作为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抓手,社会科学实验室与新文科建设有着高度一致的目标和愿景,即通过新科技与社会科学的融合,使社会科学能更好地回应新时代、新需求,推动社会科学的中国化和国际化,引领社会科学的新发展。由此,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的最高命题可以转换为促进新科技与社会科学的融合,其实质是要正确处理好新的技术与社会科学两大主体之间的关系,以使新技术为社会科学发展充分“赋能”。

所谓“赋能”,就是给予某种能力,它常被应用于对技术—产业关系或技术—组织关系的探讨中。那么,在这里的语境之下,或者说在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内部,技术到底如何才能“赋能”社会科学?这关系到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的基本目标。既然是为推动社会科学发展,就应该从学科建设本身谈起。学科建设强调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紧密结合,因此,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基本目标即通过技术与研究、技术与教学的融合,达成发展社会科学学科的使命和愿景。

从研究的维度而言,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科学的“赋能”主要是以“大数据”为核心基础的。当前,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数据从生成到处理都已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社会科学正在迈入计算社会科学时代。在数据生成和获取环节,过去的实验室数据一般是以政府数据和调查数据为主,但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海量的新型数据,这些数据并不局限于单一的格式与类型:文本、图片、声音和视频等数据形式都可用于实验室的研究。在数据处理和分析环节,以计算机模拟、人工智能、复杂统计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技术为代表的新方法的应用可以更精准、恰当地处理各种数据,从而推动发现与检验关于复杂社会进程的多种理论。总的来说,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这场“数据”浪潮,能够催生更多的途径与方法帮助社会科学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从教学的维度而言,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科学的“赋能”主要依赖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虚拟仿真技术能使人的身体得到延伸,它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带有沉浸性、交互性、虚幻性和逼真性的特征。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社会科学虚拟教学课堂,不仅无须像实体教学那样受到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等的限制,而且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创造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丰富教学资源、转变教学方式有极大的帮助。此外,虚拟仿真技术还能帮助重现很多专业实践场景,以便学生能“身临其境”式地体验并实践专业知识,从而拓展社会科学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为最大程度上实现“技术+研究”和“技术+教学”这一双重目标,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具体规划应该着重发展数据能力、计算能力和教研能力。其中,基于数据能力所构建的核心特色数据资源库是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基石。数据资源库可以充分彰显社会科学实验室所依托的学科和领域方向优势,根据学科特色,在数据获取的源头发力,形成存储和标准化处理数据的“全链条式”作业流程。计算能力是指理解数据以及基于相应数据进行推理和应用的能力。社会科学实验室需要立足学科理论问题以及社会现实需求,扩大计算能力的应用,致力于形成一系列指数产品,并且积极开展数据分析和仿真模拟等相关研究。教研能力是指发现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方法和总结教学经验的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面向。社会科学实验室需要着力构建虚拟化的教学场景、实践场景,开设相关技术课程,探索新技术条件下人才交叉培养模式。社会科学实验室通过三大能力的高效协同和运用,使新技术与社会科学在实验室发生化学反应,增强创新能力、优化人才质量以及提升科学水平,最终助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

三、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难点和挑战

虽然新技术与社会科学的融合确实会对社会科学产生“赋能”作用,但是技术与社会科学从来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始终存在着固有的逻辑矛盾。社会科学的逻辑本质是更好地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而技术的逻辑本质则强调技术发展。这一逻辑悖论很有可能导致在融合过程中出现一方越过另一方的情况,这不仅存在于社会科学实验室的整体发展状况之中,而且存在于不少社会科学实验室内部的研究和教学业务中,这会导致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偏离发展新文科的初心,实验室的建设因此面临多重困难。

(一)高校各自为战,集群效应不彰显

新文科建设的主体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文社会科学。因此,服务于新文科建设的社会科学实验室,虽然是以高校为依托单位,但是它的发展需要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来考虑。自教育部启动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以来,全国各大高校积极响应,社会科学实验室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但是不少高校只是将成立社会科学实验室当作一种“赶风潮”行为,没有真正深入思考学科需求,由此,社会科学实验室对整个学科领域发展产生的集群效应并不明显,难以推动学科发展产生质的飞跃。

社会科学实验室集群效应低下主要表现为实验室的同质化程度高、合作化程度低。目前,社会科学实验室的数量略多,一些热门学科的实验室呈现出聚集状态,扎堆现象严重。比如,作为社会科学领域最早拥抱新技术的学科代表,各高校的经济学院原本就有实验室或实验中心,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这些高校或纷纷进行实验室转型,或再成立新的实验室,经济学相关实验室的数量进一步膨胀。在公共政策学科领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多家“双一流”高校设立了相关实验室,还有一些高校也在陆续设立公共政策研究实验室,公共政策领域实验室数量也不断上涨。这些实验室相似程度很高,缺乏自身特性,市场细分、领域定位并不明显,直接导致了学科领域内的实验室竞争激烈、互相模仿,而且,每家实验室基本都在按照“全产业链”的架构进行规划发展,从基础数据搜集到研究产品成型基本都是自我完成。领域内的实验室组织化程度低下、内聚力薄弱,相互支持缺失,最后只会造成严重资源浪费,无法达成形成学科新的增长点、促进学科创新、提升学科竞争力的目标。

(二)研究混淆主次,知识贡献度不高

新文科建设的核心要义还是立足新的时代,解决新问题,回应新需求,打造新的研究范式,构建新的话语体系,从而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要求社会科学实验室在研究中要以学科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为基本导向,借助新的数据和新的技术寻求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推动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创新、理论创新和成果创新。然而,社会科学实验室在“技术+研究”的实践过程中,往往容易混淆技术和研究的主次关系,忽视技术对社会科学研究“赋能”的基础条件,即技术的性格和学科的性格应该互相匹配,而不是表现为对技术的过度诉求,掉入“技术陷阱”。

对技术的过度追求会导致技术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难以产生真正高质量的原创性知识贡献。这种技术和研究主次矛盾的错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想当然地将技术投入作为实验室建设的必要初始步骤,甚至简单粗暴地把两者等同,一开始就在基础设备、软件系统上耗费大量资金,而非聚焦学科本身、以产出成果为首要任务。部分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的成交公告已经展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不少实验室在成立初期的技术采购费用就动辄百万,并配备网络安全设备和数据中心等,随着时间推移,实验室需要持续投入资金,用于设备更新、技术维护以及实现技术设想。可事实上,对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的社会科学实验室而言,并不适合在专有技术建设方面过度投入,否则只会加剧实验室的收支失衡,为实验室带来巨大生存危机。尤其是实验室的资金基本还是来自于财政拨款,尽管少部分实验室会有一些课题委托收益,但是只是杯水车薪。第二,技术迷信影响研究人员的思维认知以及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不少研究人员盲目崇拜技术,过度渴求在研究中应用新的技术,违背好的社会科学研究应该受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驱动这一基本原则,导致实验室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前赴后继”地陷入“技术误区”,为使用数据而使用数据和为使用方法而使用方法的研究层出不穷。更雪上加霜的是,实验室对研究成果进行简单地“一刀切”,将研究有没有使用新技术作为能否列入实验室成果的基础性评判指标,而非考量研究对问题的求索程度。自传统定量研究方法进入社会科学研究的视野以降,社会科学研究常常偏离正确方法,并且招致“量化研究是玩弄数学符号”“量化研究都是噱头”的指责和批评,而社会科学实验室对技术的过度重视无疑会使这种情况进一步恶化。

(三)教学流于形式,学科发展不平衡

人才培养作为新文科建设的基础目标,自然也是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重点之一。通过社会科学实验室的教学实践,优化社会科学专业体系,拓展社会科学论专业论域,不断深化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方式改革、机制改革和理念改革,最终构建起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不过,目前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普遍存在“重研究、轻教学”的情况,在“技术+教学”的发展上仍然停留于表面化地丰富数字教学资源、设置基础技术课程等工作,没有考虑学生用户体验,难以真正地让学生受益。人才培养事关学科发展的生力军补充,忽视这一关键维度,最终学科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稳当的。

在丰富数字教学资源方面,社会科学实验室容易在教学场景中片面追求加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得辅助教学的新技术沦为“花架子”和“装饰品”,最终难以传递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的。比如有些数字资源利用不过是单纯的“课本搬家”,难以吸引学生;而有些数字资源利用却过于花里胡哨,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还如有些教师其实并不熟悉技术操作,一味要求他们使用技术,只会降低课程学习的连贯性和体验感。在设置基础技术课程上,由于新文科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需要学习统计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知识,因此社会科学实验室往往会开设相关技术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大多没有结合社会科学专业进行重新调整,不仅总体课程的结构布局缺乏合理性,而且教学内容往往是照搬照抄技术专业的已有课程。这种不合理的技术教学培养使得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度深挖数学、技术知识,忽视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知识,从而被套入量化分析的枷锁。而且现行教育体制长期将学生以文科和理科的方式分类,高校社会科学的生源又主要来自于高中的文科,因此很多学习社会科学的学生往往会有自己不擅长数学、讨厌数学的思维倾向,他们容易将社会科学量化方法等同于数学和编程,过于高深的数学和技术知识只会加剧学生学习这些知识时的恐惧心理。

四、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路径和建议

虽然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面临着多重困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的目标和愿景只是空谈。相反,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与推动新文科建设的号召下,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发展有着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因此,积极探索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路径,寻求困境突破之道才是应然之举。分析上述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面临的难题,可以发现它们的共性是新技术要素和社会科学要素的失序与错配,因此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充分协调这些要素,构建和谐共生关系,从而使其发挥出最大的合力效应。参考组织建设的方法论,整合重构是突破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困境、实现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目标的最佳核心路径。整合重构的意涵是在重新梳理各类要素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结构关系,从而实现组织的优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最终服务于新文科建设。

(一)整合全域资源,重构生态关系

社会科学实验室承载着新文科建设的使命,仅靠个别力量无法真正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这要求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始终坚持整体观。当前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中“高校各自为战,集群效应低下”的发展现状显然有悖于这一原则。社会科学实验室已经充分意识到校内资源整合以及主体互动关系重构的重要性,而且不少实验室已经在校内与那些掌握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实现利益交换。这种思路应该得到积极拓展,应用至社会科学实验室的整体建设中,也即坚持“全国上下一盘棋”的思维,彻底打破社会科学实验室之间的校际界限以及壁垒,充分整合全国各大高校,甚至是科研机构和市场化公司的资源,以协同创新的模式重构社会科学实验室之间的关系,从而打造出社会科学实验室发展的良好生态,才是破题最佳路径。这种整合重构具体包括以下要点:首先,发挥学科领域内优势高校在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中的“领头羊”作用,确立学科领域内优势高校主体地位,以其为主导构建社会科学学科实验室的联合体。这是因为学科领域内的优势高校具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它们不仅存在资金吸引和学术感知等资源优势,而且具备相关主体协调能力。其次,必须充分容纳学科领域内具有某一优势、特色方向的实验室或其他主体进入协同创新链条,以实现学科领域内的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这其实应该是在成立社会科学实验室之初就对高校提出的明确要求,实验室建设的初始命题就是明确自己在学科领域内的角色以及与学科领域内其他实验室的区隔。再次,率先推进基础数据和技术资源的共享,夯实协同创新基础。虽然基础数据和技术资源是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但是两者却都十分难以获取,实验室运营往往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要借助云计算服务实现实验室之间的数据和技术等资源共享,分担各单位的资金压力和缓解人力短缺等问题,否则,单纯依靠“白手起家”,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而且以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低转换率和低收益率,很多实验室都会难逃生存危机的命运。通过资源整合、关系重构,充分释放社会科学实验室这条协同创新链条上“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

(二)整合战略目标,重构评价体系

社会科学实验室延续新文科的融合特性,这就要求它的建设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然而,各方力量主体的发展逻辑和利益需求不尽相同,这必然会导致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有多元性,这些目标之间难免存在摩擦,尤其是技术目标与社会科学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同时,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需要相对多的时间投入,它的发展注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目标实现必然存在先后顺序,这就意味着同一主体之间也可能存在目标冲突。对此,我们需要通过整合社会科学实验室的战略目标,以准确把握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并且据此重构社会科学实验室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体系“风向标”和“导航仪”的作用。立足于新文科建设全局,实现社会科学实验室的战略目标整合,紧紧围绕“论域拓展”“价值重塑”“话语主导”和“研究范式”这些新文科建设的子目标,长远谋划社会科学实验室的主要业务、发展方向以及前进道路。着力打造与之相应的中国特色社会科学实验室评价体系,从制度层面改善和调整实验室在践行交叉融合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矛盾关系。尤其要注意落实“破五唯”的要求,健全和创新多种评价方式,避免以论文、项目、奖项等相关指标作为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成效评价的前置条件,重点应该关注实验室成果的质量价值以及原创价值,最终落脚于实验室成果对新文科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以及教学体系的实际贡献程度。同时,评价体系还要特别强调避免操之过急,给予实验室充分的发展时间、容错空间。同任何的初创组织一样,社会科学实验室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落实深化新文科建设,需要的是久久为功,持之以恒。

(三)整合思维理念,重构培养模式

教学业务不像研究业务,它的成果收益很难直接体现,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转化,而且很多时候不被创造它的社会科学实验室享受,因此很多社会科学实验室容易轻视人才培养工作。然而,人才培养在社会科学实验室和新文科的建设中扮演着基础性角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这充分说明人才是社会科学实验室赢得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只有保证人才供应,壮大建设队伍,才能不断推动社会科学实验室和新文科的创新发展。因此,重视社会科学实验室的教学业务,真正落实技术和教学的融合,才是实验室建设的应有之义。整合技术思维和社会科学思维以重构学生培养模式,这是消除社会科学实验室在教学层面不足的解决路径。围绕这一路径,社会科学实验室需要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师素养等方面持续发力。在课程结构上,避免简单地将技术类课程置入原有课程体系,而是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逻辑、思维方式、应用需求以及接受程度,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组织专业知识的学习顺序和课程种类;在教学内容上,避免对技术学科教材的照搬照抄,而是要以社会科学需求作为主要导向,并突出技术的应用面向,秉持“技术只是帮助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这一原则,重新编写相关教材;在教师素养上,注意招募那些有社会科学学科背景的专业技术人才,如果缺乏这类复合型的人才,至少应该对技术人员进行一定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培训;在授课手段上,不能将数字化使用的范围和频率作为衡量社会科学实验室教学融合的主要标准,明确数字化教学并非实验室的目标,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才是实验室推进教学融合的意义所在。

五、结 语

新文科建设的实质是希望通过新技术与文科的融合,利用新技术“赋能”文科的发展,而社会科学实验室则是二者融合的第一试验田。然而,技术与学科的融合是一个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博弈的过程,这就导致了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的复杂性,形成了实验室建设中的难题和挑战。通过对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笔者发现现阶段的主要问题包括整体层面集群效应低下、个体层面知识产出贡献不高及学科发展失衡等。这背后的根源是技术要素与社会科学要素的失序与错配,而整合、重构、协调这些要素,发挥技术与学科最大合力效应,则是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的核心路径。通过整合全国范围内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资源和重构生态关系,解决整体层面集群效应低下的问题;通过整合社会科学实验室战略目标和重构评价体系,解决知识产出贡献不高的问题;通过整合社会科学实验室的思维理念和重构培养模式,解决学科发展失衡的问题。当然,社会科学实验室需要在不断地持续积累与革新中前进,未来随着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不断深入以及外部环境变迁,实验室建设的具体目标也需要时常调整,但是整合重构始终是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法宝,这是由实验室的本质决定的。也就是说,必须不断地妥善处理新技术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这一经验也适用于人文社科实验室的建设,甚至可对新文科建设产生一定的启示意义。陈先才,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两岸融合发展与国家统一政策模拟实验室主任,南强重点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雪儿,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2023年第2期)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
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合乐网页版入口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合乐网页版入口 - hi合乐888在线登录  高等教育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
联系电话:0533-2786727
邮编:25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