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服务    高教视点    前沿聚焦    正文
【聚焦“双一流”】面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
作者:张栋梁 邱滨泽 夏文莉 来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发布时间:2024-03-29 阅读次数:

一、问题提出

作为现代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彰显着国家、民族的智识水平与发展潜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围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作出系列指示,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提出了新理念、新要求。20224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工作重点,作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一重要论断。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学术和话语最终都落脚在知识维度上,因此,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根本就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各种知识、观念、方法、命题、理论的集成,承载着具有自身特质的知识、理论、方法,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基础。当前,“双一流”建设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路径,一批理念先进、基础扎实、特色鲜明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被纳入建设范围,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先行者。“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的实践前沿,基于相关评价政策,探索创新学科建设成效评价思路与举措,充分发挥评价的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对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意义重大。

梳理学术史,殷忠勇、叶继元、顾晓蕙等、荆林波等、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三大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等对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含学科评价)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结合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和“双一流”建设等最新政策导向,从评价目的、评价主体(如政府、高校、第三方机构)、评价客体(如期刊、智库成果、公共服务)、评价指标等评价要素入手,对评价体系尤其是具体的评价指标作出设计,提出了评价策略、评价路径、评价模型等形式的实践导向评价建议。他们普遍认为,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有别于自然科学评价,应凸显自身特色,如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价模式、落实同行评议、实施代表作评价等。同时,应该积极面对破“五唯”现实挑战和“三大体系”构建新需求,构建具有政治导向、创新导向、贡献导向、特色导向的评价体系。研究的不同之处体现在理论模型构建、现有评价的不足分析以及具体对策设计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从“三大体系”到“自主知识体系”是认识的深化,更是要求的提升,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提出了新使命、新任务,要立足中国实践,不断深化“两个结合”,反思并重构西方知识体系,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相应地,学科建设成效评价也应有所回应。然而,已有研究缺乏从二者耦合联动的视角来思考如何加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更缺乏以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为锚点,对学科建设成效评价的逻辑起点和实践路径的反思。

归纳现有研究可知,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仍然一定程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境:一是学科特色不突出、路径同质化,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响应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性不足,在学科评价体系中易被边缘化;二是问题导向不鲜明、理论虚无化,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等方面的评价导向还不够突出;三是评价方法不科学、标准西方化,工具理性膨胀、价值理性弱化,对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构建要求还存在差距。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成效评价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深度耦合、互融互促,优化评价体系,赋能学科发展,构建“自主建构—成效评价”模型框架(图1)。一是在理论分析层面,将“自主建构”作为优化“成效评价”的核心目标,深入分析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中的路径同质化、理论虚无化、标准西方化等问题,结合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特点和“双一流”建设相关政策对其发展的要求,重新审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的逻辑起点,优化其理论体系。二是在实践导向层面,将“成效评价”作为实现“自主建构”的重要手段,基于上述理论探讨,结合“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政策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改革发展的运作锚点和实践重点。质言之,“自主建构—成效评价”模型着力推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更好地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使“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更好地发挥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加快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并反过来全面助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从而形成“自主建构—成效评价”高度耦合的联动机制。

二、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建构—成效评价”的逻辑起点

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的逻辑起点是遵循学科规律与政策要求,并致力于破解现有评价问题。在我国学科门类中,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二元并立的格局已然形成,二者的发展规律具有显著差异,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及成效评价应避免简单复制自然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的方式,需要充分尊重和凸显其学科特色与属性。“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实践路径,学科建设成效评价须以“双一流”建设相关政策要求为根本遵循。对于哲学社会科学而言,面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目标要求,其学科建设成效评价应符合如下三大基本逻辑,做到有的放矢、突出特性。

(一)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规律

与自然科学面向客观世界不同,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探讨以人为中心的各种关系,具有专门的研究群体、研究对象、基本观点、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形成了独特的学科发展规律。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规律方能真实反映学科建设成效,发现学科发展问题并对建设学科的发展方向提供正确指引。总体而言,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规律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其一,凸显价值思想的方向引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不同点在于具有非中立的价值判断,价值判断的形成与学术指导思想息息相关。不同的指导思想为学者提供不同的世界观、方法论,对于同一社会现象,信奉不同思想的学者往往会得出多元甚至对立的价值判断。回顾历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离不开回应时代需求、面向未来发展的先进思想方向引领。中国传统学术研究以儒家学说为主要指导思想,所形成的学术体系如两汉经学、宋明理学回应了国家、社会治理需求,引领了文化发展方向。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其先进性及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引领作用已为历史所证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离不开传统学术文化的滋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主旋律和原动力,也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鲜明底色。学科建设和评价中,须以“两个结合”为核心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方向引导。

其二,依靠学科底蕴的持续熏陶。学科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传承。自然科学的传承普遍适用规范化的知识传授、科研训练、成绩考核等,而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人文、艺术类学科的传承具有突出的学派风格特征,研究重点、治学风气、研究范式乃至写作风格在师生间代代相传。久而久之,一些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科底蕴,一些蜚声世界的学派也由此产生,如法学领域的伯克利学派、经济学领域的芝加哥学派、社会学领域的加州学派等。学科底蕴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学术研究水平以及学科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厚的学科底蕴能够熏陶出一批批具有相近知识背景、学术旨趣的高质量研究者,形成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源头活水。故而,培植学科底蕴应当成为一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重点和建设成效评价的关注点。

其三,具有较长的成效显现周期。学科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高水平学术成果的培育。与自然科学有所不同,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非常依赖研究者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积累,人才成长周期相对较长。一些实证研究发现,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医学奖获得者取得代表性成果的学术年龄集中在3035岁,哲学社会科学大师写出代表作的学术年龄往往在40岁之后,但哲学社会科学大师的学术创造力能保持得更持久[10]。自然科学的重大进步与天分、灵感、机遇密不可分,相对而言,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成果更加依赖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的积淀,许多力作是“十年磨一剑”的产物。同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往往难以即刻获得社会效益与学界口碑,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获得认可。在学科建设与学科评价中,只有摒弃短期功利思维,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才培养、成果培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

(二)回应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相关政策要求

当前,国家以“双一流”建设为抓手,整体推进一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自主知识体系和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构建对学科建设的新要求也已体现在“双一流”建设政策中。“双一流”建设启动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对一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提出了纲领性要求,这些要求是学科建设成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其一,凸显中国特色与自主体系。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基本国情、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忽视本土资源、盲目追求国际化难以形成真正有益于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的研究成果,也难以真正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因此,在学科建设中凸显中国特色势在必行,“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明确提出要“积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若干意见》更是将“坚持特色一流”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是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服务的,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这一概念中,“自主”是核心要素,蕴含着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总路线和总目标,即学科建设要以中国为本位,自主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打破西方研究范式、话语体系的主导地位,提炼哲学社会科学新范畴、新概念、新理论。

其二,体现多元化、差异化发展路径。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很难实现标准的统一化。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类科学,各个学科的自身特点、发展规律存在显著的差异,如社会科学重视实证研究、艺术类学科关注作品创作等。另一方面,不同学校同一学科的学术传统、治学风格也往往大相径庭。“双一流”建设相关政策要求各个高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落实到哲学社会科学层面,一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不应盲目套用国内外先行者的成功模式,走千篇一律的发展路径,而应实现多元化、差异化发展。各个一流建设学科有必要回顾学科发展历史,找出并发扬学科优势与学科特色,培育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底蕴,努力建成国内外独树一帜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高地,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多元化、差异化解决方案。

其三,注重成果转化与实践应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从理论到理论”的现象,研究成果不够接地气,走出学术圈、研究真问题、探究真学问还不够深入,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贡献度还不高。同时,由于许多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既无法准确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又无法切实解决事关中国发展的大问题,学生难以提起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兴趣与研究热情。世界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应是促使学校、区域、国家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有用之学,因此,“双一流”建设要求一流建设学科注重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转化与实践应用。在学校层面,要充分满足学校的育人需求,促进先进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形成;在区域层面,要积极对接区域发展战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国家层面,要着力实现资政功能,解决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国际层面,要聚焦提升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国际话语权,讨论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弘扬人类共同价值,塑造国际沟通、文明交流的桥梁。

(三)破解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现存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逐渐走向标准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体系也在逐渐完善。在理论层面,学界借鉴西方的学科评价经验,以系统的眼光看待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综合探讨评价主体、客体、目的、标准、方法和制度等评价要素,并根据本土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规律提出评价体系的理论构想。在实践层面,教育主管部门主导的学科评估已经进行五轮,越来越多的哲学社会科学一级学科参与评估。同时,第三方评价层出不穷,在评价指标、数据分析模型等方面推陈出新,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的发展提供了诸多参照系。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学科建设发展的指挥棒,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仍然存在注重模仿西方评价体系,甚至盲目崇拜“洋标准”“洋排名”的现象,不利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王学典指出:“自主知识体系命题的提出,实际上意味着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到‘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范式’的转移。”当前一些评价体系鼓励学者在SSCIAHCII等国际引文平台收录的期刊上发文,不仅加重了唯论文现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学者依循西方期刊选文标准,运用西方研究框架、研究路径、基本结论等生搬硬套解释中国问题,产出迎合西方意识形态的学术成果。质言之,依照西方评价标准构建起来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将处于西方话语体系的束缚和规训之下,难以扎根本土、自主发展,也无法真正获得国际话语权。

此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长期积存的一些惯性问题,也导致学科评价无法全面准确反映学科综合实力,并为学科发展带来了不准确的引导。

其一,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更多侧重于结果成效,比如诸多学科评价都将高端人才、成果奖项、基金项目等高显示度量化指标作为关键指标,对学科建设的过程评估显著不足。客观上,许多面向未来发展、有助于推动学科“练好内功”的改革举措难以产生即时成效,如强化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冷门绝学人才的招生培养机制建设、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成长成才及大师培育体系迭代、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激励制度优化等。短平快的评价取向促使学科建设追求短期效益,忽视长周期投入、深层次改革,不利于学科的底蕴培养与可持续发展。

其二,重科研、轻教学的失衡。在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中,科研指标往往占据较大权重,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成为评价学科好坏的关键要素。擅长申报科研项目、产出科研成果的教师往往得到更多褒奖,而教师的教学能力如何、是否潜心育人的考察往往被忽视。评价指标的不当倾斜难免给学科建设带来导向偏差,造成有的教师敷衍教学工作、轻视学生培养。大学乃育人之所在,“双一流”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科研、教学应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互融互促、不可偏废。哲学社会科学尤其需要注重学科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其学科建设成效评价亟待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取向,更加充分体现立德树人、文脉传承和学派构建。

其三,重数量、轻质量的隐忧。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受到西方评价理论、实践的影响,侧重量化评估,以各项指标的数量、规模来确定学科水平。数量导向容易使哲学社会科学呈现虚假繁荣,出现文章多而无价值、头衔多而无实学的现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真正有价值的成就难以用数据衡量,如许多文史名家皓首穷经,只有数本著作、数篇论文传世,艺术大师亦不以高产为能;又如有学者指出,引用次数不必然意味着学术质量,广受争议的成果也可能具有较高的被引次数。在量化指标的基础上,如何评估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真实质量是一流学科建设成效评价的重要课题。

三、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建构—成效评价”的运作锚点

面向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应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导向,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追求。学科建设成效评价也应基于前述逻辑起点因时而变、随势而动,从思想引领、评价对象、评价重点、评价方法等方面抓住若干运作锚点,确保评价活动以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为引领与依归。

(一)把握思想方向与中国范式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想健康发展,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应当强调意识形态属性,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明确设定政治标准、价值标准,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角度全方位考察学科建设的思想方向。相关评价指标应具有较大权重,发挥指挥棒作用,促进学科建设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政课程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方向引导,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此类评价指标应当具有一票否决的地位,以督促学科建设坚决防范意识形态问题。

打破西方话语体系的枷锁,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需要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评价中凸显中国特色、中国范式的重要性,鼓励学科“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西方学科评价已有经验固然值得参考,但更重要的是结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目的、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努力探索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的中国范式。在评价指标的设计层面,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不仅要考察科研成果、文化产品的产出,更要着重评估学科建设是否实现了资政育人功能,特别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是否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在评价数据的选择层面,既要破除对“洋排名”“洋期刊”的迷信依赖,又要着重引导各学科形成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标志性成果,从而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开辟立足本土、自主创新的新路,探索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范式,助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二)关注过程建设与发展潜力

面向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与学科评估、绩效评价不同,其目的不是为了将学科分出三六九等,形成排行榜单,而是要测量建设成绩、成果,并评价建设实施的效果和效能,从中挖掘学科增长点,进而推进发展性评价,实现以评促建。“双一流”建设的考核周期一般是五年,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周期远大于此,学科建设成效评价应当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关注学科的过程建设与发展潜力。

其一,考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越来越依赖硬件条件的提升,如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优化哲学社会科学相关数据库、打造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交流平台及哲学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的学科交流平台等。考察基础设施建设状况有助于引导高校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投入,为学科发展营造良好的基础环境。

其二,考察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改革措施。与其他学科一样,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需要改革驱动,改革措施虽然不一定会立竿见影,但将持续助力学科实力提升。学科育人、人才引育、学术生态、激励奖惩、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措施,以及其落实情况、阶段性成果,都应成为学科建设成效评价的对象。“双一流”建设不是短期计划,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也需要久久为功。故而,学科建设成效评估应着重考察学科发展潜力,引导学科建设尽可能规避急功近利的错误发展思路,致力于筑牢底蕴、谋划长远。一方面,有必要评估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长期发展规划与战略举措,规划的合理性、举措的可执行性决定着学科发展的方向是否正确、路径是否适当;另一方面,有必要评估学科建设的长效发展机制,这相当于考察学科发展的后劲,鼓励学科关注制度建设、底蕴培养等长周期系统工程,保证建设发展的连贯性与可持续性。

(三)重视内涵发展与实质创新

长期以来,推崇量化考核导致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发展过于关注各项表现主义指标,而忽视了学科内涵式发展。“双一流”建设明确提出,一流学科建设要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其成效评价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是政府、企业和公众对高校进行评判的重要依据,也应当体现以质量为核心的评价理念。落实到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层面,面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对建设质量的考察需要着重关注以下几点。一是在人才培养领域,降低专业数量、招生规模等数据的分值比重,转而着重考核学科优化成果、招生机制改革措施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二是在科学研究领域,降低基地、成果、项目等量化指标的分值比重,转而重点实施代表作评价,限制申报成果、项目的数量,并对成果、项目的实质性学术贡献进行同行评价。三是在师资队伍建设领域,降低师资规模和“帽子”人才数量等人才数据的分值比重,转而重点考察师资梯队的合理性、人才引育对学科发展的实质影响等。四是在社会服务领域,降低产学研融合的规模、政策研究报告数量以及智库规模等数据的分值比重,转而着重评估产学研融合的深度、政策研究报告的落实效果以及智库成果的质量等实质性贡献。

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是学科发展的不竭源泉。长期以来,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虽然追求创新,但形式创新偏多、实质创新偏少。有些学者盲目追逐社会热点,短期内产出大量同质化学术成果,真正的学术增量有限;有些学者套用西方流行的研究范式,“包装”旧有研究成果。为此,面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应当着重考察学科建设的实质创新,引导形成创新激励。譬如,人才培养领域的创新是不是真正提升了人才培养效能;师资队伍建设领域的创新是不是真正提升了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构建了有助于持续发展的人才引育机制;科学研究领域的创新是不是立足真问题,形成了真正有利于解决理论难题或实践困境的成果;社会服务领域的创新是不是切实提升了国家治理的效能,形成了高质量智库成果,真正解决了事关治国理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四)适用多元标准与专业方法

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不可以“一把尺子量天下”,而是要适用多元标准来考核学科建设成效,依据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类科学等学科的自身特殊性构建不同的评价标准。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相同学科的校际差异显著,应当基于各校学科建设方案,构建契合发展实际的评价标准,以多元评价标准鼓励学科多元化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成果、社会服务成果的形式多种多样,至少可以划分为学术类成果、应用类成果、艺术类成果和新媒体类成果,不同类型成果的功能定位有别,学术类成果侧重解决理论问题,应用类成果侧重提供决策参考,艺术类成果侧重提供审美价值,新媒体类成果侧重提供价值引导,依据成果的功能定位确定不同评价标准才是学科建设成效评价的合理模式。

学科评价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以科研成果评价为例,主流评价方法至少包括同行评议法、文献计量法、经济计量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等。能否正确选择适用的专业评价方法,直接决定评价结果是否准确、合理。同时,应当依据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对象、评价指标的特点确定是否适用定量评价或定性评价。论文数量、发表级别、转引次数等指标适用定量评价,而成果创新性、实用性、影响力等指标就适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法。推动定性与定量评价融合互促也是提升评价科学性的重点。例如,林梦泉等学者提出“融合评价”理论,构建了融合评价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框架,全面系统地提出定量与定性融合的价值与路径,破解定量、定性往往不兼容的传统范式,进而提升成效评价信度和效度,实现定量、定性评价从结合到融合的转变。

四、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建构—成效评价”的实践重点

当前,学科建设成效评价的官方实践载体是“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202012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该办法明确了学科建设成效评价的四大考核重点,即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因评价办法相对宏观,为更好落实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建设成效评价,有必要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为统领,从四大考核重点和结果呈现等方面提炼评价活动的实践重点。

(一)考察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育人机制及其成效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与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双一流”建设相关政策要求高校推行“三全育人”,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社会责任心,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育人功能的发挥对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育人依靠常态化机制,学科建设成效评价应考察育人机制面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情况。其一,考察思政课程建设机制。考察内容不仅包括课程本身的质量,而且要关注课程内容迭代、课程形式更新以及教材修订等方面,引导高校持续发力,打造一批旗帜鲜明、凝心铸魂的思政“金课”。其二,考察课程思政育人机制。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形式多样,建设成效评价并不必拘泥于统一标准。可以要求学科自主申报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参与评价,鼓励课程思政机制多元化发展;也可以考察课程思政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鼓励学科发展与思政工作紧密结合,积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其三,考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育人工作的对接机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是学科育人的理论源泉,考察对接机制既是为了鼓励理论研究面向育人需要,进行持续性成果转化,也是为了督促育人工作向理论研究汲取养分,不断推动工作内容和形式迭代创新。此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育人效果也是学科建设成效评价的重要对象,一方面要评价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作用,尤其是政治素养、人文素养与道德素养;另一方面要评价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对大学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包括但不限于校史研究、大学精神挖掘以及大学文化传承。

(二)评估教师梯队合理性与人才引育机制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从人抓起,久久为功。”拥有符合学科发展规律的教师梯队是一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标志,面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对教师梯队合理性的评价应当兼顾教师梯队的基本数据和内部结构。基本数据包括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等,评估基本数据能够反映出教师梯队的现阶段素质与未来发展潜力。内部结构主要包括专业方向、岗位分工、团队设置等方面,评估内部结构能够反映出教师队伍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中的实际运作效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水平与领军人才息息相关,许多高校设置了“文科一级教授”“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等荣誉头衔以待贤才。对领军人才的评估要参考领军人才的学术头衔、科研成果、社会兼职等指标,更要考察领军人才与教师梯队的适配性及其面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引领学科发展的实际带动作用。

面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学科人才引育水平决定了学科建设的未来,考察人才引育机制就是考察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力。领军人才方面,要考察引育机制能否体现提供平台、精准吸引、长期支持,引导高校针对学科发展需求精准引进学术大师,并使其在承接重大文化工程、产出学术精品、增强学科底蕴等方面发挥牵引作用。中青年人才方面,不仅要考察人才引进的相关制度,还要关注人才培育制度能否为中青年人才的成长提供发展平台、物质保障,如“传帮带”机制、科研资助机制等。鼓励高校给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人才更多的发展时间、空间,破除论资排辈的做法、求全责备的观念等,让他们能够深入当代中国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中潜心耕作,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和方案。

(三)完善以代表作评价为核心的科研评议机制

当前,简单量化评价科研成果已成为阻碍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克服其负面影响,“代表作评价”正成为评价改革的重要方向。“代表作评价”是对一定数量的最能代表评价对象学术水平的成果进行专家学术评审的一套规则,其核心是淡化数量、突出质量和贡献,更加强调学术成果的创新和价值。

其一,规范代表作遴选申报。从遴选主体的角度来说,为了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科研实力与特色,可以由学者提交具有创新性、影响力的重要成果,评选者根据面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学科发展需要与学科建设自身定位加以遴选。遴选标准的设置要凸显两个重点:一是立足学科发展,考察成果是否契合学科建设方案,体现学科建设成效、特色与未来发展方向;二是坚持贡献导向,考察成果是否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作出实际贡献。从遴选数量的角度来说,限定成果申报数量符合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能够鼓励学科建设摒弃以数量为导向的科研取向,引导学者扎根基础性、前瞻性、急需性及冷门绝学领域,进行长周期研究,产出视角高远、资料详实、理论深厚的哲学社会科学力作。

其二,完善同行评议机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包含主观的价值判断,具有模糊性、描述性等特点,不易通过科学实验、数学计算进行验证。目前通行的评价方式是同行评议,其具有学术性、专业性、综合性等优点,但也存在受非学术因素影响、主观性过大等不足,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同行评议机制可从评价主体、方法、规则三方面入手。在评价主体方面,规范评价主体的选择,搭建数字化评议平台,建立专家回避制度,尽可能减少知识背景差异、主观偏好、人情关系等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在评价方法方面,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优点,为同行评议构建融合评价新模式,对客观指标数据进行核实、分类、筛选等预处理,为专家评审提供真实、准确、直观的数据参考,并利用客观指标数据设计约束评价机制,查纠不合理结果。在评价规则方面,引导评审专家以自主创新为导向,着重考察科研成果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质性贡献,主要包括三大维度:一是选题立意是否凸显本土意识、现实关怀;二是资料运用是否提炼自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集体实践、集体智慧、集体经验;三是研究结论是否突破西方固有思维框架、研究范式、理论前提,提供新范畴、新概念、新理论乃至贡献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范式。

(四)实施“案例式”社会影响评价

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特质是能够服务本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也应以服务社会为鹄的。客观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具有社会价值的间接性、社会效益的滞后性等特点,但当前学科建设成效评价在社会影响层面主要关注可量化的显性指标,如承接政府大型咨询项目、获得领导肯定性批示等,仅能部分反映学科建设成效的社会影响。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真实社会贡献进行考察,不能仅依赖量化指标体系,还需要一些经过分析整理的评估素材,英国“科研卓越框架”(REF)制度对科研成果社会影响力的“案例式”评价办法可资借鉴。

所谓“案例式”评价,“即在提交的评估材料中,根据要求需要递交一个完整的说明,并附上该科研成果对其他社会领域所产生具体影响的案例”,评价主体基于案例内容展开分析、得出结论。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实践中,亟须强化学科在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融辐射等方面典型案例的评价。形式上,案例既包括关于社会影响的主观描述,又包括业内外影响、感知度调查、专业化评估等客观佐证资料,尤其是可量化、可对比的数据。评价典型案例,能够有针对性且直观地展现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影响方面的标志性成果、相关领域社会认可度、即期社会效果与中长期影响等方面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案例式”评价也是一种主观评价,评价主体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评价的科学性。由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社会影响不仅要保证专业性,还要追求文化价值、全球影响、实际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故而评价主体的构成应体现多元性,既要包括业内专家,又要适当纳入所涉行业、领域的监管部门和社会团体成员等。

(五)生成“自主建构—成效评价”的诊断式闭环报告

以评促建是学科建设成效评价的原则之一,评价的最终目的不是为院校、学科排名,也不是为分配学科建设资源,而是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并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提供参考,呈现出来的评价结果应该兼具动态监测、问题诊断、纠偏纠错、正确导向等综合性功能。面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其结果可以呈现为生成“自主建构—成效评价”的诊断式闭环报告,更好发挥以建领评、以评促建的作用。该报告不仅要全面反映学科建设成效,更要以诊断问题为导向,形成建构与评价的闭环。其一,分析不足。对标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求,结合学科特点与建设方案,围绕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着重诊断学科发展的大方向问题及其核心原因,而不应过度纠结于个别指标是否达到预期。其二,提出建议。依据建设学科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的定位和当前发展阶段,提炼学科建设在本阶段的应有贡献,并以贡献为导向,在保留建设学科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提供针对性改进方案,探索独具风格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之路。其三,推动改进。按照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阶段性目标,确定学科整改期限、明确整改责任是督促建设学科解决问题的有力抓手。“双一流”建设学科成效评价已经形成了公开警示机制,要求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建设学科在一年内整改并接受评价。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且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明显进步,统一使用一年的整改期限并不合适。

“自主建构—成效评价”的诊断式闭环报告可以根据学科建设存在的具体问题和专家提供的改进方案,确定合理的整改期限。针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学科,也可设定相应督促和激励机制,鞭策其重视评估报告中提出的问题与建议,并落实改进举措。[2024年3月 第50卷第2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简介:张栋梁,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讲师。通讯作者:夏文莉,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
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合乐网页版入口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合乐网页版入口 - hi合乐888在线登录  高等教育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
联系电话:0533-2786727
邮编:25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