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服务    高教视点    他山之石    正文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与启示
作者:余涛 来源:实验技术与管理 发布时间:2020-06-26 阅读次数:

实验室安全切实影响高校的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同时与高校全体师生员工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对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都有重要意义。无论是2018年底北京某校实验室的重大伤亡事故,还是2015年某校化学系实验室的爆炸事故,都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当前,各高校正在开展“双一流”建设,实验室作为重要的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如何保障安全运行、稳定发展、建设队伍是摆在相关管理人员面前的重要命题。笔者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资助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行访问交流,在此期间,学习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深刻感受到很多地方值得借鉴和学习。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础

哥伦比亚大学拥有非常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大多数美国高校一样,其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础是环境健康安全体系(environment,health and safety,EHS)。该管理体系源自于《美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强调环境友好、人员健康和安全之间的一体化关系。这样既解决了职业安全问题,也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环境健康需求。EHS体系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础。

哥伦比亚大学管理环境健康体系的是环境、健康与安全办公室(the offic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 safety,EH&S),该办公室向主管科研的执行副校长和主管副校长报告,享有较高的自治权,其主要职责包括:为师生员工和周边社区建立、维护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通过对个人和环境危害的识别,评估和控制,努力消除个人风险并减少其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为师生员工提供广泛的服务,以确保安全的工作环境,并以最有效的方式遵守大学政策和适用法规。这些服务,比如人员培训、化学品卫生计划、生物安全、环境安全、消防安全、职业安全以符合地方、州和联邦法规的相关计划来实现。

EH&S作为安全管理的实施机构,贯穿整个哥伦比亚大学的科研教学工作,颁布的法规政策达100多项,同时为各校区、院系实验室提供专业的安全工作指导和技术支持。在EH&S主页的最显眼位置是事故及紧急情况流程和紧急联系电话。2018年底,哥伦比亚大学EH&S的工作人员达39人,包括主管EH&S事务的副校长、执行主任、生物安全主管、消防安全主管、职业安全主管、危险品主管、工程主管等,EH&S的组织框架见图1。除EH&S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中,首席科学家(PI)、导师、实验室安全负责人等重要角色也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和保障起着关键作用。

实际上,PI、导师和实验室安全责任人是EH&S体系中的最重要一环,PI的责任尤其重大,他对其实验室的安全性和合规性负全部责任。PI要确保实验室人员阅读、理解并遵守安全手册及其适用的计划,包括:实验室评估工具和化学卫生计划(LATCH)以及所有大学、学校、部门和实验室政策和程序;确保新实验室人员参加实验室安全、化学卫生和危险废物管理培训,以及在聘用时或参与实验室研究活动之前的所有其他适用的安全培训,并根据需要完成复习培训;确保现有和新的实验室人员在使用前从PI获得适当的实验室流程和特定设备的安全培训;在引入新的危险生物或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压缩气体、设备和程序时,确保向实验室人员通报适用的安全程序;确保提供和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PPE);制定操作程序以解决实验室中遇到的特定危险或操作;可以咨询EH&S,以确定哪些操作需要记录标准操作程序(SOP);确保实验室内贴有正确的标牌,以警示可能存在的危险;确保容器贴有标签,以便实验室人员或紧急响应人员可以了解;当有人在实验室工作时,确保实验室中有纽约消防局合格证书持有人;无论何时发生变化,都要检查实验室的操作程序、计划和其他相关安全程序,但不得低于每年一次;在任何实验室改造或搬迁之前完成空置程序;发生任何安全问题,要及时上报EH&S。

EH&S体系中所有执行者履行各自的职责,构成了大学实验室安全运行的基础。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核心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人。一方面实验室培养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实验室的安全运行离不开人。有一个著名的案例,2010年德克萨斯州理工大学(TTU)化学实验室曾发生一起爆炸事故,做实验的研究生受伤失去了3根手指。美国化学品安全调查委员会(CSB)高度重视这次事故,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历时1年多提交了事故总结报告,指出TTU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较大缺陷,如化学品的危险评估不够、管理层责任不明晰、监管不到位等,这一事故也给所有美国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以警示,间接促成了高校由主管科研的副校长来担当EH&S体系责任人。

任何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最佳状态是防患于未然,将危险因素逐一排除。哥伦比亚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中展示的控制措施层次图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见图2)。最有效的控制和保护手段不是配备个人防护装备,而是物理清除各种危险物,其次是替换掉危险物,再次是隔离人员与危险物,然后是改变人员工作方式,最后的选择才是个人保护装备(PPE)。

预防安全事故的最佳方法是让实验室人员知道安全隐患、了解解决方案并能实地积极应对,因此对实验室人员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十分重要。哥伦比亚大学EH&S的培训是针对不同角色开展的,如果是新入职的普通实验人员,要学习环境健康安全手册、联系科研安全专家、了解个人防护装备计划和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如果是新入职的PI,除了上述内容,还需要填写EH&S的问卷、了解化学品卫生管理计划(chemical hygiene plan)、化学品追踪系统(chemical tracking system)、废弃物管理的有关法规和制度等。

哥伦比亚大学的安全培训既有在线的培训系统(如RASCAL),也可以由EH&S组织专家现场培训。培训是任何成功的健康和安全计划的基石,也是EH&S致力于确保哥伦比亚大学维护和促进安全工作场所的重要条件。在研究、学术或临床过程中发生的许多活动都需要专门指导如何安全地进行这些活动,并尽量减少对工作场所的危害。

哥伦比亚大学的实验室门前必备的3件套是安全等级标志卡、安全手册和安全保护用品。所有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要求做到:一、实验开始前明确实验任务;二、知晓实验室中所有安全防护器材的存放位置及使用方法;三、进入实验室要穿实验服、戴防护眼镜、穿鞋(不能穿拖鞋或暴露脚趾头的鞋子);四、不要品尝实验药品,不要带食物或饮料进实验室,严禁在实验室吃东西或抽烟。

哥伦比亚大学不仅强调安全教育培训,也定期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和应急演练。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保障

大学层面高质量的支撑体系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不仅仅是简单的安全问题,很多实验室安全隐患还需要多个管理部门的协作才能解决,哥伦比亚大学喜欢把自己的大学称呼为社区,其实质是希望大家在友好和谐的环境中协同发展,特别是一些支撑部门,更是社区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良好的环境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高质量的支撑体系,才能为高校教学、科研活动提供行之有效的保障和支持,从而为“社区”创造一个更舒适、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

哥伦比亚大学作为一所世界知名大学,具备非常强的软硬件环境。哥伦比亚大学实验室主要坐落在主校区(morningside heights)和医学部校区(medical center)。哥伦比亚大学从大学层面高质量地支撑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目前哥伦比亚大学的实验室安全和化学品卫生管理计划系统(CUCHP)、化学品追踪系统(chemical tracking system)、化学物质安全信息表(safety data sheets)、科研和培训系统(RASCAL)均由CUIT负责管理或维护,每个用户的UNI账号均由CUIT进行分配管理,不同用户具有不同的访问权限,既保证了网络安全,又提高了管理水平。支撑体系还体现在:建立有集中的化学品和耗材购置配给系统,避免了各个实验室大量储存化学品的安全隐患问题,也让化学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据可查,全过程可追踪;建立有人员配置合理各有所长的实验室队伍,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比例合理,各司其职。

四、启 示

(一)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

中山大学属于国内较早引入EHS管理体系的大学,国内大部分高校在这方面缺乏前瞻性和创新性,尚处于较原始的安全管理阶段。实验室人员对安全工作的认知受行政命令影响较大或出于自我保护反应,主观能动性较差,更谈不上全身心地投入,并且国内高校高层管理者很少参与其中。哥伦比亚大学则是主管科研的执行副校长负责这一事务,由各种专业的人才组成环境健康及安全办公室。因此,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被动模式。

(二)健全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

完善实验室安全文化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高校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将影响参与者的工作和学习,并被毕业的学生带入其工作单位中,终身受用。国内高校比较多地利用宣传栏、网站、培训会议等方式对师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具有一定的效果。国外大学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较宽松一些,大家都在同一框架下做各自的事情,互不干扰。但普遍重视对外开放,如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一年一度的开放日活动(open house)吸引了数以千计的民众参加。参观的普通民众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咿呀学语的孩子,更多的是一些家长带着孩子走进实验室,使孩子从小感受科学实验的氛围。这种开放是安全而有序的,是自信的实验室文化,值得借鉴。

(三)重视信息的通畅度和高效化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实验室作为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美国是世界上最先兴起信息化革命的国家,也是互联网的发源地。毫无疑问,美国高校的实验室信息化水平较高,但是,接触美国高校实验室的人会发现,他们日常沟通信息的最主要方式是电子邮件和电话。在实验室安全手册和网站的显眼位置标注的是相关人员的电话号码。各研究部门都建立有邮件组,大部分研究人员的信息沟通采用邮件组,实验室人员也在邮件组中,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查收回复邮件。可能在我们看来这是非常落后的信息沟通方式,比不上国内的微信沟通方便。但是从观察来看,电子邮件系统和打电话已经足够保证信息的高效和通畅了,特别是一些重要事宜,在邮件系统中很容易做到有据可查。反观微信的沟通方式,看似高效,实则不然。微信这类即时通信软件的大规模使用,导致了私人信息和公共事务不分,信息碎片化严重,通畅度下降,效率较低。从实验室安全管理角度来说,信息的通畅和高效十分重要,或许,企业级的即时通信工具可以改变这一现状。

五、结 语

只有从制度、人员、管理支撑等诸多方面进行协调发展与建设,才能建立良好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否认,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特别是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及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实验室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积极“走出去,引进来”,不断学习国内外一流实验室安全管理先进理念和成熟经验,大胆求实创新,提升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20197月 作者系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地球化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及实验室管理工作。)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
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合乐网页版入口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合乐网页版入口 - hi合乐888在线登录  高等教育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
联系电话:0533-2786727
邮编:25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