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服务    高教视点    他山之石    正文
剑桥大学本科生课程体系的建构及特征研究
作者:张燕 易红郡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发布时间:2020-04-10 阅读次数:

剑桥大学以其悠久的历史、雄厚的师资、卓越的人才和学术成就,一直雄踞英国大学之林,并始终保持着世界一流大学的地位。2017年英国教学卓越框架(TEF)第二轮评估的结果显示,剑桥大学的本科教学被评为“金牌”(Gold)。剑桥大学能提供始终如一的卓越教学,并且学生的学习成绩突出,是英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名副其实的高质量大学。然而课程是教育实施的重要媒介,卓越的教学必定是以科学的课程体系为基础,所以探究剑桥大学本科生课程体系的构建方式,剖析其内在逻辑,无疑能为我国一流本科建设提供参考。

一、剑桥大学本科生课程内容

剑桥大学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社会精英,与其完备的课程体系密不可分。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核心,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的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决定着大学教育的质量,并影响人才培养的规格。通过对剑桥大学《本科生章程(2020)》的分析可知,为了满足国家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剑桥大学在本科生课程内容中融入了多种元素,如人文、艺术、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及前沿研究等。英国学者A.V.Kelly指出,课程内容是人类知识的重要载体,学生个体所接受的知识不是简单独立学科的集合,而是关注问题的综合性知识。

(一)人文艺术与自然科学并重

纵观剑桥大学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其早期课程主要以文科为主,并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随着世俗化运动的迅猛发展及科学在各领域的兴起,剑桥大学课程体系中逐渐融入了一些科学元素。“从17世纪起,数学就逐步在剑桥大学的学科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最后‘文学士学位考试’也逐步加入数学考试”,“从1750年开始,数学在剑桥大学成了必修课”。如今,在剑桥大学本科生课程中,人文艺术类与自然科学类学科相互补充、相互平衡,都占有同等地位。例如,剑桥大学现有的荣誉课程共28类,其中人文和社会科占20类,自然科学占8类。从整体上看,尽管人文艺术类的荣誉课程比自然科学类多,但在大多数文科专业中都开设了自然科学类跨学科选修课,如哲学专业的本科生第二年可以选修科学哲学课和实验心理学,第三年可以选修数理逻辑;心理与行为科学专业的本科生第一年可以选修哲学、生物及社会人类学,第三年可以选修语言学。

综上可知,剑桥大学本科生的课程内容非常注重文理渗透,课程设置强调文理交叉,以实现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英国教育家纽曼指出:“知识的所有分支是相互联系的,因为知识的题材本身是密切关联的,这正如造物主的行为和所生之物一样。……如果学生读书只囿于一门学科,那么这种劳动会助长片面追求某种知识的倾向,这样做会限制学生的心智发展。”

因此,大学作为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应该向学生提供综合性知识,促进学生健全的心智成长。综合性知识打破了分科知识的壁垒,增强了课程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整体认知能力和拓展他们的视野。

(二)基础知识与前沿研究融合

剑桥大学副校长杰弗里·沃德(Geoffrey Ward)曾坦言,剑桥大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都是站在学术界的最前沿,紧跟最新的学科知识。他认为大学应着眼于当下而不只沉迷于过去的成就,如医学本科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临床知识,还要关注基因学、人口老龄化这类热点问题。面对日益剧烈的全球变化,剑桥大学紧跟学术前沿,不断地吸收新理念、新知识,并且将它们内化到本科生课程。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大学的使命就是改造并且吸收新的素材和技能,并根据一些统领性的理念把它们整合起来,以此来捍卫科学的精神”。

笔者通过分析剑桥大学《本科生章程(2020)》发现,剑桥大学各类荣誉课程(Tripos)被划分为不同阶段,并由不同的部分(Parts)组成,即PartⅠ、PartⅡ及PartⅢ,其中PartⅠ和PartⅡ是本科生课程。在剑桥大学的课程体系中,PartⅠ主要为本科生提供基础课程,以便为他们奠定广博的知识基础;PartⅡ则是专业选修课,本科生可以基于自己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从多样化主题中选择一种进行深度学习。就课程内容而言,这些课程不仅包含该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还融入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元素。例如,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在大学期间不仅要完成与计算机基础知识、Java程序、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字电路、自然科学等相关主题的论文,还要学习与科技前沿接轨的应用程序,如人工智能及人机交互;在课程大纲中,还规定本科生参与的集体项目要反映当前的工业实践。可见,剑桥大学本科生课程内容紧跟时代的步伐,使基础知识与前沿研究有机融合。

此外,剑桥大学本科生授课教师都是世界一流的教授或从事研究工作的博士。正如剑桥大学前副校长艾莉森·理查德(Alison Richard)所言,在剑桥大学即使是诺贝尔奖得主,也要承担为本科生授课的教学任务,以便学生能接触到学术前沿。这些顶尖的教授作为学科领域的引领者,不仅能为本科生带来最前沿的知识,还能激起他们对一门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在一流师资的教学下,本科生既能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又能提前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剑桥大学本科生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课程各要素的组织方式与相互关系,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育的功能。因此,剖析剑桥大学本科生课程结构,有利于深入了解剑桥大学卓越本科生教育的运行机理。

(一)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结合

通过分析剑桥大学本科课程大纲,可以发现很多荣誉课程结构是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必修课程确保本科生能够掌握学科基本理论和核心知识,而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拓展与延伸,两者相辅相成。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有机融合,不仅为本科生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还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克服了专业教育带来的结构性偏差。

笔者试以剑桥大学经济学专业为例进行阐释。经济学专业的PartⅠ课程集中在第一学年,PartⅡ课程分为PartⅡA和PartⅡB,分别在第二和第三学年开设。PartⅠ主要向本科生传授学科核心知识,并要求本科生完成5门必修课程论文,主题分别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的计量方法、经济学的政治与社会形势、英国经济史。本科生通过以上主题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了解市场的供需关系、价格与市场的作用、就业、通货膨胀、金融机构的运营及货币政策;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如何利用数学和统计工具处理经济学中的问题,为后期学习奠定扎实的方法基础。PartⅡA必修课程论文则减少到3门,即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但同时增设了7门主题课,本科生可以基于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之一进行深入学习。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本科生能获得经济学理论中一系列关键主题的知识,并能掌握计量经济学技术的核心知识和所需的IT技能。PartⅡB必修课程为2门,分别是微观经济学原理和问题及宏观经济学原理和问题,选修类别则增加到11门,而且主题丰富。这些选修课每年都会更新,可见剑桥大学本科生课程内容的先进性。总之,剑桥大学本科生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有机融合,不仅保证了所有本科生的基本科学文化素质,而且拓宽了本科生的知识视野,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

(二)基础课程与跨学科课程并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今天面临的很多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应对这些挑战,已经不能再依靠单一的学科知识,跨学科性已成为推进教育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剑桥大学本科生课程中,跨学科课程是其重要的特色之一。例如,相比而言,我国教育学专业主要传授教育理论知识,而剑桥大学教育学专业传授的是更加广泛的跨学科知识,其课程设置为本科生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就业机会。剑桥大学本科生教育课程是由多学科组成的,而且分为三个不同的方向,即教育、心理和学习,教育、政治和国际发展,以及教育、英语、戏剧和艺术。这些交叉性课程不仅能丰富本科生的认知,还能培养他们跨学科的视野,让他们学会从多学科视角分析问题,提高自我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样,建筑学专业的本科生除了学习专业课程外,第三年还要学习管理及法律方面的知识;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在前三年不仅要学习生物及生物医学,还要学习人类学、管理研究及哲学;工程学专业的本科生除基础课程外,还要学习商务经济。

可见,剑桥大学本科生课程设置注重跨学科组合,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实现了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这种跨学科组合能让本科生涉猎更加宽广的知识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便于本科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实现系科与专业之间的转换。

三、剑桥大学本科生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实现预期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转化课程内容的重要手段。剑桥大学在本科生课程实施中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养成。正如剑桥大学前副校长艾莉森·理查德所言,“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是剑桥大学本科教育的独到之处。

(一)“大课堂”与“小课堂”融为一体

历经几百年的洗礼,学院制和导师制已成为剑桥大学最具代表性的制度。在剑桥,大学与学院虽然是相辅相成的,但实际上学院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它拥有较大的自治权,如本科生招生的准则由学院自主决定,学院可以自聘教授辅导本科生的学习和生活。然而,就本科生课程实施而言,剑桥大学主要是通过“大课堂”与“小课堂”有机融合的方式,全方位地传授科学知识。“大课堂”主要是指由大学系或部组织的讲座、研讨班及实践课,而“小课堂”则是由学院导师组织的小班辅导。

由大学组织的讲座主要是传递该学科领域最前沿的学术信息,授课教师大多是学科领域的教授或博士,而且每次听讲座的人数会达到数百人以上,上课时间大约为50分钟。通过学术讲座,本科生能及时了解所学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为自己的独立研究奠定基础。相对学术讲座而言,研讨班是规模较小的学术研讨,人数大约是10—30名,研讨时间大约持续1—2小时;在研讨班上,教师与学生会针对最近的热点话题进行激烈的讨论。在学术研讨中,本科生能与专业领域的学术大师不断地进行思想碰撞,以提高自己的批判思维能力。关于讲座和研讨会的相关信息,大学的各系或部会在官方网站公布,本科生可以基于个人兴趣和学业要求选择性参加。

导师制是剑桥大学本科生教学中最鲜明的特色。剑桥大学各学院教务处在本科生入学后会为他们安排导师,这些导师都是特定学科领域的专家,甚至有些导师来自国家权威学术机构或世界一流大学。在导师的“小课堂”上,本科生要提前做好准备,向导师汇报近期的学习情况,如已完成的阅读心得或论文以及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导师会对本科生的汇报给予评价与反馈。这种“小课堂”一般只有1—3名学生,时间大约1—2小时,每周的次数因专业而异。通过这样面对面的教学,导师能充分了解本科生的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本科生在导师的监督下能及时解决自己学业难题,不断地取得进步。通过“大课堂”与“小课堂”的融合,本科生不仅能了解到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还能近距离与一流学术大师沟通和交流。学术大师的启发诱导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思考与判断,提高他们的反思和辩驳能力。

(二)校内学习与海外实践相得益彰

在剑桥大学的课程体系中,本科生除了能享用丰富的校内资源外,还能参加多样化的海外实践活动。在本科期间,剑桥大学的系部及学院都会提供基金支持本科生海外实践,如出国考察和海外学习,同时本科生也可以申请国外访学和语言课程。例如,亚洲和中东研究专业的本科生在第三年至少要去自己所研究的国家学习8个月,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加强对研究对象国的文化理解;地理学专业的本科生要进行一周的实地调研,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历史和现代语言专业的本科生第三年将在国外度过,以使他们的语言能力达到母语一般熟练的程度;考古学方向的本科生在第二学年结束后的暑假要完成四周的野外工作,埃及学方向的本科生要进行四周的游学或野外工作。

综上所知,海外实践是剑桥大学本科生课程实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海外实践,剑桥大学本科生能亲身体验留学目的国的文化,深入了解当地民俗风情,获得第一手的研究资料,由此提高自己的独立研究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海外实践的过程中,本科生还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通过校内学习与海外实践的结合,本科生不仅能增长见识与扩大眼界,还能增进国际了解和促进国际的文化交流。

四、剑桥大学本科生课程特征

卓越的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且在于通过美好的体验激起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促进个体的内在自我生成。剑桥大学本科生课程通过融合多种元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本科生能基于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以实现自我发展。基于以上对剑桥大学本科生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及课程实施的分析可知,其本科生课程体系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一)课程内容全面综合

剑桥大学本科生课程内容注重知识的整合,强调知识的综合化。这种综合化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而不是盲目追求缺乏内在联系的广博知识。首先,课程内容的综合化体现为文理学科之间的渗透。剑桥大学很多自然科学类专业都开设了文科性质的课程,如自然科学专业第二年要学习科学历史与哲学。另外,剑桥大学的本科生课程大多数都是分为PartⅠ和PartⅡ,他们可以在前一阶段学习哲学,然后第二阶段学习数学。其次,课程内容的综合化体现为相关学科之间的综合。例如,剑桥大学自然科学荣誉学位的课程设置,没有明显的学科边界,本科生接受由多个系部提供的课程教学。最后,课程内容的综合化体现为基础理论与前沿研究之间的融合。剑桥大学的每个学科都会通过讲座向本科生传递学术前沿信息,不仅培养他们的研究意识,同时也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科前景,提前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总之,剑桥大学本科生课程体系依据相关和集中原则编制,由此形成不同学科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从而使本科生在短暂的大学时光既能接受较为广博的教育,又能接受较深入的专业化教育。

(二)课程结构多维组合

为实现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剑桥大学采用多维方式将不同的课程要素组合在一起,如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结合,以及基础课程与跨学科课程结合。剑桥大学本科生课程多维组合结构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具有多样性,主要表现为宽广的课程领域。剑桥大学为本科生提供的课程涵盖了大量的学科领域,学科数量累计达到了115种;

第二,具有一定的弹性,它表现为限制性选修课程的设置。剑桥大学的PartⅠ课程几乎是必修课程,PartⅡ部分开设了一定的选修课,但这种选修课主要围绕自己所学的课程,是在规定范围内的限制性选修。这种限制性选修,一方面确保了课程知识体系的逻辑性,使本科生所修课程主干鲜明,保证了所有本科生的基础学历;另一方面又促成本科生个性的养成,他们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修。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职业结构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剑桥大学本科生的选修课程每年都会进行微调,以适应社会需求;

第三,具有跨学科性,主要体现为交叉学科的组合。在剑桥大学的本科生课程中,为培养本科生的跨学科视野,开设了多种交叉学科,如历史和现代语言学、历史和政治、人类社会和政治科学等。通过交叉学科的学习,本科生形成了开放式思维,具备了跨学科分析能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更广泛的职业需求。

(三)课程实施以学生为主

剑桥大学在实施本科生课程的过程中,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主”的理念,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首先,每个专业都要求本科生参加一定课时的讲座或研讨会。本科生没有针对讲座指定的教材,只有授课教师的讲义或指定的参考书目。因此,本科生要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讲座中学会批判性倾听,筛选有效信息记录与总结。研讨会则要求本科生能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导师制是讲座和研讨会之外重要的补充,它由专门的教师对本科生进行个别辅导。导师的职责在于监督本科生的学习进度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所以无论是导师还是学生,两者都要为辅导课做好充足的准备。尤其是本科生在课余时间要按时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以便导师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最后,通过海外实践,本科生能够亲身体验异国风情,增进国际理解。简而言之,剑桥大学在本科生课程实施上采用了多元融合的方法,能够极大限度地调动本科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促进本科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综上分析,剑桥大学一流的本科教育与其科学的课程建构紧密相关。反观国内,我国大学课程设置专业化明显,本科生培养体系已无法满足市场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大学可以基于自身特色,学习和借鉴剑桥大学本科生课程建构的优点。第一,各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选修课不局限于本专业,而是拓展到相邻学科,以扩大本科生的学科视野,培养他们的跨学科分析能力。第二,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调动本科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除班级授课外,各院校可组织名师讲坛,让本科生能与一流学者对话。另外,也许我们无法实现像剑桥大学一对一或一对三的导师制,但我们可以尝试建立线上辅导或开展以博带本或以硕带本的辅导模式,为本科生提供学习指导,以解决他们在本科学习期间的困惑。第三,大学可以尽可能地利用社会资源,开发校外实践渠道,为本科生提供实习机会。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本科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能够真实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加强自身训练。(2019年7月 张燕,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比较教育研究;易红郡,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史、比较教育研究。)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
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合乐网页版入口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合乐网页版入口 - hi合乐888在线登录  高等教育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
联系电话:0533-2786727
邮编:25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