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服务    高教视点    他山之石    正文
芝加哥大学创业生态系统建构及启示
作者:曹雁 袁晓萍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发布时间:2023-05-03 阅读次数:

一、问题提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和创新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作为知识生产和创新的重要场所受到了更多关注和期待。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大学中的创业教育活动应运而生,而着力构建大学创业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国内外高校发展的新趋势。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最早由凯瑟琳·邓恩(Katharine Dunn)提出,她认为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教育和培训已不仅限于隆斯合乐网页版入口,而是形成了由多个项目和中心的“创业生态系统”。但邓恩只是指出了大学创业生态系统这一场域的存在,对于其定义与内涵并未进一步论证。随后,很多学者围绕大学创业生态系统展开了深入研究,目前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构成因素和架构分析,已有不少学者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试图探寻大学创业生态系统中的要素与形成机理。另一方面是从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角度进行研究,即从微观层面的创业教育角度进行研究。

这些研究无疑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细致的大学创业生态系统,但普遍存在以下缺陷:其一,没有把大学置于其所在的区域范围进行研究,难免有把大学创业生态系统视为封闭系统之嫌。其二,现有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文献中关于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尚未成熟。虽有研究者试图从制度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出发对高校生态系统进行研究,但已有研究存在对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概念生搬硬套的缺陷,把大学创业生态系统中的内外部若干主体套入自然生态系统中,且未对这种直接移植的手法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笔者认为,随着对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继续发展,需要有理论框架来解释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产生、演化过程,及其对创业者行动的影响。否则,对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就会变成对成功地区的简单描述,而不会有更多关于大学创业生态系统内部生成的动力机制的普遍发现。本研究引入复杂系统理论以构建区域中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分析框架,并解析其演化机理,以期对我国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建构提供借鉴。

二、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复杂自适应理论

(一)复杂自适应系统

20世纪初产生的复杂性系统(complexity system)理论是对传统简单线性认识模式的回应和挑战。复杂系统科学打破了线性、均衡、简单还原的传统研究范式,致力于研究系统中难以预测性、非线性、非均衡等问题,使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发生从线性逻辑到非均衡逻辑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复杂系统研究的最新发展成果是复杂自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CAS),CAS模型是复杂系统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成果,由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遗传算法创始人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于1994年提出。

复杂自适应理论将系统内部的各个模块分解为具有“适应能力的主体”(adaptive agent),各主体都会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做出自适应的反应,各个异质性的自适应主体相互之间也会有复杂的相互作用与反馈。该理论剖析了个体行为特征与系统宏观表现间的关系,并从微观层面出发解释宏观层面系统复杂性产生的原因。安德森(Anderson)认为复杂自适应理论的三个关键要素是:具有图式的主体、通过能量输入维持的自组织网络、混沌边缘的协同进化。具有图式的主体指系统中主体的行为都是由其图式决定的,图式可以被看作是一组特定的、可灵活运用的规则即认知结构。通过能量输入而维持的自组织网络指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独立主体所组成的自组织系统,每个主体只观察和控制它所能掌握的信息,这些信息来自与它相关联的其他主体,没有一个单一的组成部分决定了系统的集体行为。维持一个自组织状态的系统,需要外部能量的持续导入和系统内部主体能量的不断贡献。混沌边缘的协同进化指系统中所有的主体参与都处在一个有序与混沌之间的状态。所谓“有序”是从个体层面来看的,指系统中各主体相互合作、共同演化,每个主体都会努力增加其收益和适应功能以适应环境。所谓“混沌”是从整体层面来看的,指每个主体的收益会受到其他主体所做选择的影响,因此每个主体适应性过程是不断变化的。菲利普(Philip)认为复杂自适应系统具有六个特性:自组织性、开放但清晰的边界、复杂的组件、非线性、适应性和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由此可见,复杂自适应理论不但有助于分析系统内部微观的交互作用,即主体与环境、主体与主体之间,还有助于分析宏观层面系统分化的路径、机理与结构。因此我们认为,复杂自适应理论适用于分析嵌套、多层的复杂适应系统,与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特性相符。

(二)作为复杂自适应系统的大学创业生态系统

基于以上安德森和菲利普关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的论述,本文认为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具有开放性和适应性,由异质性主体及其之间的网络化关系构成。这些主体在多个层次上运行,它们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关系推动了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衍生与发展。具体到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内部主体要素及组织网络的外部主体构成情况,我们绘制出作为复杂自适应系统的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构成要素模型(见图1)。

本模型认为区域中的大学创业生态系统主要包括三个主体:大学、社会和政府,主体之间的动态性合作演化形成了三个圈层,包括:核心层、拓展层和外围开放层。第一,大学内部要素构成了创业生态系统的核心层,其中包括潜在的学术创业者,如科研人员、教师、学生和校友;一系列创业支持性组织,如科技转化办公室(TTO)、创业中心等;创业的课程与项目。大学和各类高等教育机构一方面能培养新企业家,另一方面又能通过知识生产产生新的知识溢出从而带来一批大学衍生企业(University Spin-off,USO)。第二,社会和政府构成模型的拓展层,是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紧密联系的拓展性体现。其中社会力量主要包括企业和创业支持性中介。企业是大学创业的重要支持者和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为大学创业教育和创业项目提供项目合作与平台支撑。此外,企业中优秀的企业家和顾问是潜在大学创业的导师和榜样,为校园中的学术企业家提供实践性指导和经验。社会中创业支持性中介包括了天使投资者、法律顾问、会计顾问、专利和商标代理、专业的管理人员和孵化器等,他们为区域中的创业者提供恰切的创业支持,降低企业的创业风险和成本。

而政府作为大学创业生态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的外生性要素,为区域中的大学创业提供制度、资金支持,同时是区域中创业文化塑造的重要主体。政府的努力成果构成了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第三层——外围开放层。区域中大学创业的制度、资金的支持同时也在形塑着区域中的创业文化。如1980年美国颁布了《拜杜法案》,一是明确了大学可从知识产权许可中获利;二是重新定位大学、企业和政府三者的关系,且突出了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重要性。这一顶层设计直接刺激了美国大学专利数量的巨增。区域政策和创业文化深刻影响着区域内主体,尤其是私人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创业价值观和主动性,对本区域大学创业生态系统产生辐射作用,因此模型认为这两个要素的构成层具有开放弥散性。

由此总结,具有复杂性的大学创业生态系统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其一,价值观影响系统内的主体行动。大学创业生态系统存在异质性、多层次的特点,且各主体行为是其认知结构与环境共同塑造的结果。学术创业者的创业行为与创业者的认知结构及其所在大学和地区的创业环境有关。其二,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组织系统,因此必须置于区域中加以研究,且大学创业生态系统中的要素与区域中的要素相互耦合,两者间的互动存在特定的顺序和规律。更重要的是,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演化与发展不是孤立于大学校园的,不仅需要内部各要素的能量贡献,更需要外部社会经济能量的不断输入。其三,大学创业生态系统中各主体要素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和交互式的网络关系。这种相互作用不仅触发了系统的复杂性,还催生了主体和系统的适应性。具体地说,当大学创业生态系统被注入外部资源而产生波动时,系统中的各主体如学术企业家、资源提供者和决策者等会对这些变化做出响应,导致连接各主体网络本身的变形和演化。

三、案例分析:芝加哥大学创业生态系统

(一)初创期:塑造创业文化基因

芝加哥大学成立于1890年,在约翰·洛克菲勒、马歇尔·菲尔德及美国浸会教育协会的捐助下成立。1902年,芝加哥大学的布斯商学院(Booth)正式成立,是美国的第二大商学院。其实早在19世纪末,芝加哥大学就已开始传授商业课程,目的是服务芝加哥城市的发展,强化大学与芝加哥地区商业界的联系。新成立的芝加哥商学院一如既往地践行了哈珀在建校之初的创新精神,例如它出版了该领域的第一本学术期刊《商业期刊》,20世纪30年代甚至为芝加哥地区的职业人士开设了夜校。商学院在芝加哥地区的金融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至1997年,布斯商学院已有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布斯商学院作为芝加哥大学的创业中心,推动着芝加哥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形成。然而,在布斯商学院创立之初,并没有意识到要真正让学生启动并建立公司,当时的设想仅仅是让学生学习企业家精神,并发展与创业相关的基本技能和经验。因此,在早期虽有一些创业的项目和活动,但都是有限的,且相互之间并不协调。例如,学校只提供了零散的创业课程、1997年成立的新企业挑战赛(The New Venture Challenge,NVC)(一项学生竞赛)和与研究和知识产权相关的风险基金(ARCH Venture)。此后,这种局面随着新的NVC推出后有了实质性进展,90年代末以来,在时任商学院院长卡普兰的推动下,学生、教职工、毕业生和捐赠者之间开展了有效合作,创立了很多高增长公司。至1998年,随着两届NVC的顺利举办,芝加哥校内的创业课程和竞赛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发展期:创业要素的集合带来创业网络密度提升

第一,芝加哥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创业要素增加所带来创业网络的完善。第一个创业要素是波尔斯基创业创新中心的成立。1998年,领导层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让一名非学术人士与商学院院长卡普兰共同负责创业相关事宜,以确保市场、代理商和校外机构保持联系和沟通。于是,芝加哥大学在商学院成立了创业与创新中心、创业集中营等校园内创业支持性组织。2002年,在创业与创新中心成立4年后,收到了迈克尔·波尔斯基(Michael Polsky)的700万美元捐赠,芝加哥创业与创新中心最终更名为波尔斯基创业创新中心。波尔斯基中心的主要职能是通过教育、资源和项目等方式,将校园内的科学发现商业化,与企业合作、吸引风险投资。此外,波尔斯基中心还管理着芝加哥大学的技术转化部门(TTO),管理所有源自学院科研发现的大学知识产权,这些知识产权可以授权给行业合作伙伴和投资者。

第二,体现在芝加哥大学实践性创业课程的扩充。在芝加哥大学创业创新中心成立的同一年,学校开设了四门创业课程,并计划再增设两门课程,标志着芝加哥大学创业课程开始走向成熟化和整体化。在这些课程中,学生、教师及初创公司获得与社会企业的高层领导人进行交流和匹配的机会。创业课程的扩充对于芝加哥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建设非常重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此之前,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培养传统是以商业职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销售、贸易、银行咨询等能力。随着创业课程的扩充和理念的转变,学生有机会体验企业家的职能,并与创业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群体进行交流互动,开展学术创业项目。其次,在与创业实践者和企业家的交流与互动中,学生能扩展创业技能及创业社交网络,在校内就能获取有关新企业、投资以及相关机会的信息。最后,创业课程的扩充为芝加哥大学所有学生进入大学创业生态系统乃至区域创业生态系统提供了多个可能的入口。

第三,芝加哥大学发展出学术与市场相结合的芝加哥新企业挑战赛。自1997年起,波尔斯基中心每年春天都会举办新企业挑战赛,被视为美国顶级的创业加速器。NVC的目标是开发可资助的商业模式和支持创业团队的发展,鼓励建立并发展具有潜力的新企业。正如2010—2011年第15届新企业挑战赛的官方指南中指出,该赛事旨在实现两个主要目标:一是为广大学生提供创业服务和教育。沿着这一宗旨,NVC提供了广泛的网络和团队建设活动。二是为那些最完善、最有希望的商业创业计划提供资金支持。获奖者和入围者将获得奖金和捐赠的金融服务。为了达成这一目标,NVC通过“团队+企业家”的模式,强化学生创业团队,帮助他们改进产品,并不断与大学创业生态系统中的其他行动者和机构接洽。在NVC的开展过程中,来自芝加哥大学校内的创业者与校园内外的创业人才接触,并发展其创业社交网络。

通过以上的创业要素、创业课程、创业项目以及创业社交网络的建构与整合,数以百计的企业家、导师、演讲者来到了波尔斯基中心对学生和教师的创业进行指导和交流,形成了芝加哥大学创业生态系统走向成熟的核心力量,即通过将有创业实践经验和创业社交人脉的企业家吸引到校园内,指导各种创业课程和活动,使校园内的教职工和学生能够利用这些人力、物力和网络资源,来建立他们的初创公司。这种创业网络中的重要接触,给大学创业带来了无限可能。芝加哥大学创业生态系统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催生了许多高增长公司,至此波尔斯基中心已衍生出330多家初创公司,并创造了数千个就业机会。NVC初创公司已经筹集了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并实现了超过75亿美元的并购和退出。

(三)成熟期:区域创业要素和创业网络的日臻完善

芝加哥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日渐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其与区域创业网络发展的相融合。事实上芝加哥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成长一直立足于区域,自布斯商学院致力于创业领域以来,在大约20年的时间里,芝加哥大学与芝加哥地区公司的融合已经成为芝加哥经济的一个典型特征。除了创建NVC课程和将学生直接与芝加哥地区的企业家、金融家联系起来外,芝加哥大学还发展了强大的校外关系。如2006年,海德公园天使投资集团(Hyde Park Angels)成立,这是一家美国中西部地区最活跃的早期投资者,目标是推动芝加哥地区初创企业的成长、投资成功为企业家和创业者。他们通过优质教育计划和活动帮助塑造了大量的企业家和投资者,为各要素间建立起强大的网络和联系,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美国中西部的创业生态系统。

芝加哥大学创业生态系统走向成熟的另一个标志是芝加哥地区中创业支持性要素的增加,例如,芝加哥地区的企业家、商业领袖和慈善家对创业计划的支持。爱德华·L.卡普兰(EdwardL.Kaplan)和约瑟夫·纽鲍尔(Joseph Neubauer)在早期率先参与。19世纪90年代更多富有的捐赠者对芝加哥地区的大学进行资助,洛克菲勒就是典型代表。此外,慈善家的参与也是芝加哥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一个核心特征,例如迈克尔·波尔斯基为芝加哥大学创业中心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再如计算机折扣仓库的前首席执行官约翰·爱德华森资助了“社会企业倡议”这一创业项目。事实上,芝加哥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支持者大多是芝加哥大学的校友和毕业生,因此他们对学校管理层的创业规划和学生的创业成果抱有较高期望。创业导师是芝加哥大学创业生态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的创业支持性要素。卡普兰表示,创业导师的作用在后期才得以充分发挥,但他们却是芝加哥大学创业生态系统中极为关键的部分,支撑着芝加哥大学的创业计划和学术企业家创业的成功。创业导师的一个功能是加强区域中高校创业网络的密度,特别是扩大学术企业家与内外部资源提供者的联系。此举能增加学术企业家的创业行动范围,从而提高主体的灵活性,进而影响整个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整体适应性。

四、对我国高校建设创业生态系统的启示

芝加哥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成功经验具有特殊性,不同于斯坦福和麻省理工的工程学院驱动模式,而是以其充满创造性的创业文化、针对实践落地的创业课程、将学术与市场网络结合的NVC创业项目及成熟的创业网络为特色,并通过提供体验式学习、广泛参与芝加哥地区的创业生态系统、促进高增长衍生公司的创立等方式催生其成熟的创业生态系统。芝加哥大学通过不断扩充创业项目,整合校内外创业资源,支持全校范围内学生的创业活动,已逐渐成为一个世界级的融合了校园及其所在地区的创业生态系统。梳理芝加哥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系统特色及演进进程,并总结规律将对我国大学发展运行自身的创业生态系统、促进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一)构建多方协作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文化

复杂自适应理论认为组织中的主体受到组织价值观的引领,而梳理芝加哥大学的案例发现其初创期便已塑造了创业文化的基因。芝加哥大学于1998年任命具有创新背景的MBA毕业生艾伦·鲁德尼克(Ellen Rudnick)担任创业中心的联合主任是一项重要举措。事实证明,鲁德尼克善于和校外世界建构联系,在与区域间创业利益相关者的交流和互动过程中,塑造了芝加哥大学积极的创业文化氛围。大学作为复杂系统的主体,其行为由其图式即认知结构塑造,而根据高校创业生态系统模型,图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所处的文化与环境。因此只有当系统确认了鼓励创新和创业的价值取向后,系统中的主体才能将其转化为创新性行动。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中面临的问题之一是,政府和企业认为创业教育是高校的职责,高校、政府和企业难以共同协作塑造积极的创业精神和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高校在创业教育中的主要作用是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光靠理论知识的传授难以培养出学生的创业精神,大量的创业实践探索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建构中,应有更多的政府和企业力量参与进来,超越高校内的创业教育,统筹高校、政府、企业及社会等多方力量构建全员参与和开放式的高校创业精神和创业文化。

(二)重新思考高校创业教育的定位

梳理案例我们发现,从一开始布斯商学院的创业计划就是以激发学生实际的创业行为为重点,这种重点的设计来自最高层,体现在早期制定创业课程的适度目标上,早期课程为学生参与高校创业生态系统提供了工具和机会。随着学校领导层意识到学生们正在创办公司,并对更广泛的创业项目感兴趣,创业项目和活动的目标便朝着支持校园创业者创立公司的方向发展。最终,芝加哥大学发展了一个广泛而深入的创业生态系统。在芝加哥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生成路径中,关键的建设行为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创业支持计划,以鼓励学生创立高增长公司为落地性目标。不仅学校领导层是如此,来自校外的校友也表现出希望资助这些以学生为中心的创业计划。实际上,这一做法也符合美国的高等教育传统,即利用校友人才资源以支撑高校发展。在这种理念下,高校创业项目和计划的最终受益者是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中的学生及他们成立的公司。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的学生们专注于创建高增长公司,这在布斯商学院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性的活动。有学者认为,高校创业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创业能力,创业教育未必要产生相应的创业行为,学生可以在毕业后为雇佣企业提供创业与经营理念。无疑,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与意识是高校创业教育的目的之一,但是高校创业教育的目的决不能止于此,如果单纯把培养创业精神和意识当作高校创业教育的目的,高校创业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极易走向常规化甚至形式化。芝加哥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成功原因之一在于,把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摆在突出位置,鼓励学生创立企业、并为其提供一系列资源与支持。创业教育的目的应是在充分塑造学生创业精神和意识的基础上,培养其创业实践技能,进而鼓励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在现实生活中开展创业活动。

(三)保持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

芝加哥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成熟的标志是建立一个广泛的创业网络来吸引参与者,致力于开发开放的和多元参与的创业项目和平台、建构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创业课程体系,这些举措吸纳了更广泛的参与者,创业网络密度不断增强。正如海特(Hayter)所强调的,网络对于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成功非常重要。网络为创业生态系统中的关键行动者——学术企业家——提供了社会资源及其创业所需的技术、人才和财务资源。网络是创业生态系统中机会识别、市场洞察、创业成功实现的关键途径。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成立了创业学院,也开发了一些创业课程,但这些举措并没有真正促进创业生态系统网络密度的增强,创业生态系统中各主体间的联系并不紧密,难以产生高质量的创业实践。为此,高校应进一步深化创业课程改革,建立兼具创业教学和实践的创业项目,而不是使创业教育流于形式。此外,在创业课程和项目设计上,应建立广泛参与的创业网络系统,积极开展企业家式的创业活动和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到真实创业情景中去。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服务社会的理念,主动吸纳高校所在区域的创业支持性要素;另一方面则有助于校外创业性支持要素进入校园,促进高校创业网络的开放性和多元化发展。

(第4期 2020年12月 曹雁,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袁晓萍,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
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合乐网页版入口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合乐网页版入口 - hi合乐888在线登录  高等教育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
联系电话:0533-2786727
邮编:25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