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人民政府,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文昌湖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深入推进工业强市建设,加快由“淄博制造”向“淄博创造”“淄博智造”转变,推动我市工业转型升级,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大力引进大院大所大校大企,聚力建设国内一流专业化产业基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引进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高校和知名企业,以高端化、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国际化发展为方向,以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为纽带,以园区开发建设为载体,按照“研究院+产业基地”模式,下大气力规划建设一批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专业化产业基地。围绕产业基地配置生产要素,加快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心做强传统比较优势产业,探索走出一条适合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实际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产业升级新路子,为加快发展动能转换、推进转型升级提供战略支撑。
二、目标任务
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强力实施大院大所大校大企招引工程,力争用3-5年时间,在全市集中建成10个左右主营业务收入200亿-500亿元的专业化产业基地,有效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形成一批引领淄博工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的核心产业集群。
(一)引进一批大院大所大校,聚力建设专业化的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抓住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强与国内一流大学、知名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运用多种合作模式,借助多方智力资源,集中引进大院大所大校,强力实施一批高精尖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培育全市工业转型升级新动能。
(二)引进一批国内外顶尖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聚力建设全国行业单项冠军产业基地。依托市内龙头企业,集成全市各类人才政策,集中吸引一批在行业内有影响力、技术研发水平领先的顶尖技术团队,强力实施一批技术领先的行业引领项目,打造全市工业转型升级的制高点。
(三)引进一批“国字号”名企,聚力建设优势产业基地。充分发挥我市工业存量资产大、配套能力强的优势,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需求点,集中引进产业关联度高、区域带动力强的“国字号”企业,强力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的高端高质高效大项目,形成全市工业转型升级新的增长极。
三、重点工作
依托大院大所大校大企,规划建设国内一流专业化产业基地,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组建一流水平的产业研究院(技术研发中心)。强化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的专业合作,引进一流人才团队、一流产业技术、一流研发项目,集成各类创新要素和政策措施,高水准建设产业研究院。研究院原则为事业单位,挂合作大学院所的牌子。主要职能为:跟进研究合作院所已有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围绕我市产业需求,依托企业、面向市场,就地研发一批产品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强、市场需求大的项目;参与高水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设计、建设和管理;联合培养一批对接淄博工业发展的工程硕士和实用骨干技术人才;深入开展学术交流、国际合作,常态化组织行业峰会和国际论坛,吸引全球一流机构和专家来淄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淄博在相关技术领域的国内外影响力。
(二)编制一流水平的产业基地发展规划。产业基地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发挥产业研究院人才技术优势,聘请国内外著名产业咨询和规划机构,按照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目标定位,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编制发展战略和产业规划。统筹做好与全市总体发展战略、“十三五”规划以及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衔接,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发展重点、主导产业、重大项目等。基地布局要充分考虑现有产业集中度和未来发展趋势,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发挥区县域主导产业比较优势,实现各类资源和要素在空间上和产业上的合理配置。
(三)搭建一流水平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根据实际需要,采取政府引导、多元投入方式,建立检验检测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满足企业技术开发、试验、产品研制、质量检测等行业共性需求,吸引科研资源集聚,致力打造一流的产业孵化器和加速器。
(四)建设一流水平的基础设施。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绿色智慧特色园区的要求,着眼长远,对标先进,集成要素资源,高标准建设产业研究院、公共技术平台以及标准厂房、水电气暖、供排水等基础设施。
(五)实施一流水平的高新技术重点项目。以全市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产业为重点,按照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突出向产业链高端迈进的方向,依托产业研究院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技术辐射带动能力,策划实施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技术水平高、质量效益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完善产业链条,实现集群发展,打造新的产业高地。
(六)构建一流水平的开发建设体制机制。在产业基地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上,实行“领导小组+管委会+公司”模式,管委会原则上与所在经济开发区和镇(办)合一,抽调精干力量集中推进。基地实行公司化市场化开发建设,每个基地都要组建由政府平台公司牵头、市场主体参与的基地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设立产业基金、风投公司,推进PPP项目,加快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实现科技金融有机融合,为科技成果转化和项目建设提供强力保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大力引进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建设国内一流产业基地作为建设工业强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合力推进。成立市专业化产业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牵头部门分工分别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科技局。各区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区域专业化产业基地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配齐配强工作力量,确保产业基地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二)加强政策扶持。整合土地、资金等发展要素,集中向引进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建设专业化产业基地、产业研究院和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倾斜。突出重点,加强统筹,有效集成市“工业强市30条”“创新驱动30条”“零成本创业16条”等各类扶持政策;积极帮助争取落实国家、省相关支持政策;加快健全完善产业基地投融资服务体系,设立政府主导或参与的创投基金、产业基金、增信基金、创业基金等。
由发展改革部门牵头,将专业化产业基地建设列入市重大项目,在土地、规划、贷款贴息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列入省区域战略切块资金支持,并积极协调争取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支持政策。由经济和信息化部门牵头,将基地列入“大企业+基地”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并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由科技部门牵头,从铸链工程资金中切块予以支持,依据市有关人才引进政策,按照“特事特办、一人一策”原则,对引进的顶尖团队经认定后给予启动资金支持,并组织基地企业积极争取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立项扶持政策。由知识产权部门负责,指导帮助企业做好专利申请与保护。由财政部门负责,按照相关规定确保各项扶持资金落实到位。同时,基地所在区县要在项目工程化、研究院运营补贴等各方面给予支持。以上凡属市、区县政府能够连续扶持的政策,原则上连续集中支持3年。
(三)加强督查考核。建立健全引进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建设专业化产业基地动态管理与考核评价体系,将其作为工业强市建设新突破的重要内容,纳入“十个新突破”年度目标管理。加大监督检查与调度督导力度,将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结合起来,对区县和相关部门实行“一月一调度、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一月一宣传、一月一会诊”的“六个一”考评督查办法,确保大院大所大校大企招引工程顺利实施,产业基地建设任务按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