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乐网页版入口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提出“创建一个体系,着力提升教师的育人水平和学生的思政修养,加强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教师党支部和系部、专业思政和专业课程思政之间的协同配合,引导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能力培养与情感认同、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统筹推进与分类实施相结合”的一创建二着力三协同四结合的“金字塔式”课程思政模式,建立了“四库五渠,逐级灌溉”育人体系,推动思政育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注重顶层设计 “长效化”机制“立”起来
课程思政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学校科学统筹、精心谋划,从学校、专业、课程、师资四个维度入手,探索高校思政教育新路径,构建了“建立机构、制定政策、联动机制、项目驱动”的“四位一体”保障机制。
学校成立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联动配合,院系落实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各教学单位设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制定《合乐网页版入口课程思政实施办法》《三全育人管理办法》《中共合乐网页版入口委员会关于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等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探索形成了基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四接式”思政课教学法,立体化深度学习等典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校、院、师、生”四级形成联动机制,按照“学校定规划、建机制;学院定指标,抓考核;教师理念引领、帮扶检查;学生勤调查、多服务”的工作方法,全方位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
自2015年起,学校还以立项形式,每年推动40项独立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每年在本科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中设立50项课程思政改革模块。同时,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在学校形成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教学氛围,进一步推动“立德树人”在学校“落地开花”。
强化协同教学 育人体系“搭”起来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促进,是大学教育适应新时代新变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学校坚持以思政课作为育人主渠道,确保各门课程与其同向同行,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构建“四库五渠,逐级灌溉”育人体系,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学校依托思政课主渠道及各学科特色,由上及下建设“思政课元素库、学科类思政元素库、专业类思政元素库和课程思政元素库”四个育人“水库”。为更好引导教师按学科、专业、课程、课时逐级引流,分层灌溉,学校配套建设思政课育人教学指南:“思政课育人教学指南、工学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专业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课程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课程教学设计规范”,以其为“渠”,将“四库”有效链接,实现思政育人“主渠道”和课程育人“责任田”的上下贯通、层层协同。各专业既可由上到下从学科类思政元素库“取水”,亦可由下及上从各门课程凝练的思政元素中“补水”,任课教师通过细致的教学设计,从课程思政元素库引流灌溉课程育人“责任田”,形成涓涓细流,潜移默化达到教学目标。
学校立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标,借助信息化技术,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并通过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组织开展“课前3分钟”“思政一刻钟”“精彩一课”、教师沙龙等活动,不断推动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创新和教育质量提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完善多维评价 师资力量“强”起来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真正把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必须着力培养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学校为更好地指导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以关注学习过程和提高学习成效为导向,探索更科学的数据标准化方法,构建了“课程资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课程考核、课程效果”5个维度教师评价模型。
为激发教师的主体责任感,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性,学校按“初、中、高、尖”四个应用层次整体推进,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并且要求全部课程达到课程思政的初级水平,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氛围;要求30%的课程达到课程思政的中级水平,15%的课程达到课程与思政深度融合的高级水平,5%的课程达到课程思政示范的拔尖水平。
为推动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创新和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建立了课程思政示范网站,编写了课程思政典型案例集,将思政融入教材体系。学校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助力教师在实施课程育人的过程中,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持续提高。与此同时,学校从“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实际表现”4个维度构建学生评价体系,进一步引导学生响应时代号召、坚定理想信念,用心浇灌思想“常青树”。
未来,学校将继续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进一步完善育人机制,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建设内涵,不断推动课程思政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光明日报 2023-11-09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3-11/09/nw.D110000gmrb_20231109_7-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