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乐网页版入口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始终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坚持办学优势与社会资源融合、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融合、科技创新与实践育人融合,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建立起“三融三促”实践育人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
办学优势与社会资源融合,促进大学生实践平台建设。学院不断推进社会资源整合,深化校地战略合作关系,推动高校与地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建共成。与社会机构、优质企事业单位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与淄博市规划信息中心、山东九强集团、天齐集团等20多家单位建立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与淄博国土调查测绘院、淄博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学生联合培养基地10余个,与淄博市城乡规划展览馆共建“三全育人”实践基地。学院建有金城建工学院、山东电建产业学院、淄博市智能建造现代产业学院、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等一批产教研融合的现代产业学院。与中铁、中建等大型国企和各地自然资源局、规划局等政府部门合作,建立社会实践基地40余个,聘请企业导师和学院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社会实践。以“基地化”模式推动实践育人规范化、常态化,探索校地共建、校企共建实践育人新模式,实现了“双赢”效果,有力地推动了实践活动长期化、项目化、阵地化、社会化发展。
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融合,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提升。依托专业优势,将实践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提升实践活动专业水平和科技含量。将实践育人纳入学生培养方案之中,形成学生成长和专业发展的交融互促,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深化专业认识。一是构建由“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创新实践”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四大实践模块充分融合,整体设计实践内容,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实践教学体系。基于OBE理念,结合学生就业前景,制定实践教学目标,让学生走进实验室、企业、社区等进行实地考察实践,邀请企业导师进校给学生上课,提高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二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激发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将实践教学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实践教学成果奖励力度,激励专业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知识与运用、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和创造者,吸纳本科生参与课题项目、指导学生科创竞赛等。三是构建“课程思政+专业实践”育人模式。学院成立学校首个院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心”,坚持以课程育人为主线,将思政教育融入理论和实践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与课程思政建设相结合,在教工党支部开展课程思政创新活动立项,实施建业领航示范活动,教工党员带动全院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并积极与企业开展党支部共建活动。在中铁中建等大型国企进行学生专业实践,通过党支部、团支部共建,充分利用企业的党团教育阵地,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实践的同时接受思政教育,弘扬工匠精神,铸就大国匠心。四是打造“专业+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学院寒暑假社会实践实现大一大二学生全覆盖,每个团队至少配备2名指导教师,一名辅导员和一名专业教师。各团队在前期参与科研项目和科技创新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热点和国家发展战略,确定社会实践主题,将社会实践与专业课题项目深入融合,打造具有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的社会实践特色项目。实践团成员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过程中,真正实现学践结合、以践促学,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同时将其所学所获结合个人发展运用于各个领域中,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提前打下坚实的基础,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素养。
科技创新与实践育人融合,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一是建立“以赛促练,以赛促学”科创竞赛体系。学院将科技创新工作融入实践育人全过程,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竞赛。学院科技竞赛涵盖全部专业并形成体系,每年参加国家级比赛38项,省级6项,承办校级比赛17项。将科技创新项目进行整合归纳,组建交叉学科项目,促使项目成员、来源、类型多样化,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教师需求,实现学生--教师--项目三向选择,建立院级--校级--省部级及以上比赛的竞赛体系,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健全激励机制,出台了《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及申请专利资助办法》,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竞赛成果在专项奖学金、研究生推免、优秀毕业生评选等评奖评优方面的比重,每年评选“科创之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二是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学院推行“一专业一社团一竞赛”机制,每个专业都有创新实践型社团,专业教师和辅导员负责指导,社团主要负责社会实践组队、科创竞赛培训、选拔指导和组织。通过“一支部一特色”品牌创建、师生党支部共建、党建带团建等,实现科创人才梯队式培养。实施学生党员“科创领航”活动,每名学生党员至少带领5名团员组队参加科创竞赛,充分发挥朋辈引领作用,鼓励年级之间组队参赛,确保经验得到传承。浓厚的实践科创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工匠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和技能实战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院将实践育人作为落实“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举措,实践过程中实现了全员参与、全程覆盖和全方位融入,有效构建了教学系统化、实践专业化、创新长效化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不断组织大学生深入基层一线参与实践活动,帮助青年学生提升社会化能力,引导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
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自2019年以来,学院有4支社会实践团队获评“全国最佳实践团队TOP10”,5支团队获评“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百强团队”,12支团队获评团中央“镜头中的三下乡”文字、图片和视频等优秀团队。8名学生获评山东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学生,8名教师获评山东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新建社会实践基地34个。学院团委连续5年获评合乐网页版入口社会实践工作先进团委。近三年组织学生参加先进成图大赛、BIM设计大赛、结构设计大赛、建筑设计大赛等竞赛,获得国际级、国家级奖励200余项,省级奖励150余项,学生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发明专利10余项。
(中国网 2023-12-07
http://weishi.china.com.cn/m/2023-12/07/content_426272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