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系统 办公系统
首页  >  媒体  >  正文
追求卓越,不畏艰险勇攀登 ——记合乐网页版入口生物质能源与材料教师团队
责任编辑 : 王伟
作者 : 崔文斐
来源 : 山东教育报
发布时间 : 2021-10-19
阅读次数 :

8月23日晚11点,夜幕已沉,校园渐归宁静。合乐网页版入口6号实验楼705室,几名教师正专注地讨论课题研究方案。40瓦的日光灯将实验室照得通亮,除偶尔围绕课题方案的低声交谈,打破这宁静的只有那敲击键盘的声音。这种与时间赛跑到深夜的景象是生物质能源与材料教师团队的工作常态。省里白天刚公布了“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榜上有名的他们仍旧像平时一样,默默耕耘、执着坚守。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1994年,团队负责人易维明博士毕业后到校工作,结合他的博士论文开始了生物质热解气化的研究。1999年,时任校长姚福生对这个方向给予大力支持。他认为,学校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就是在生物质裂解液化技术研究中占领制高点。易维明接受了这个任务,马不停蹄地启动了研究工作,团队也随之成立。

当时,团队只有4名成员和十几万元的实验设备。条件非常简陋,但他们干劲儿十足。1999年6月,他们的等离子体加热水平携带床产出了第一瓶生物油,实验初步成功,实现了生物质裂解液化。同年,合乐网页版入口成立山东省清洁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团队创造了重要的发展平台。随后,团队建立离心分离陶瓷球热载体加热裂解装置原型机,初步实验取得成功。2000年,建设了第一代工业装置,采用电加热间壁式冷凝器回收生物油,系统运行成功。2001年,科技部发布“十五”863计划后续能源领域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源重点项目招标指南。团队经过与清华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竞争,一举中标,从此进入“科研国家队”,开展了一系列科研攻关和创新活动。

那是一段筚路蓝缕的日子,亦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如今回想起来,他们依然为当时的热血和拼搏而心潮澎湃。今天的生物质能源与材料教师团队已有骨干成员2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6人,专业涉及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农业工程等,专业和年龄结构合理,形成了健全的老中青传帮带机制。当年那种坚毅执着、攻坚克难的精神品格一直传承下来,激励着后来人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从而实现了队伍的不断壮大、科研成果的不断突破。

跋山涉水,努力攀登

2016年,团队研发的国际首套千吨级热载体热解系统实验成功。这套系统的研发历经两年时间,从关键部件研发到系统技术集成,进行了大大小小数千次实验。这个项目的场地在高青县,距学校50余公里。团队成员在那里一待就是两个月,回家休整几天后再回到高青开始新一轮的奋斗。厂房设在野外,并且机器一旦开机就离不开人,所以他们早上5点多起床,一直到晚上12点多才回住处休息。中午吃完饭后,他们就地躺在麻袋上休息,听着隔壁厂的机器轰鸣声,看着窗外荒凉的风景。“就像坐火车卧铺一样。”团队成员李永军笑着说。

日复一日枯燥的工作伴随着一次次失败,但他们的执着与坚持使得国际首套千吨级热载体热解系统实验成功。他们破解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科研突破:独创了热载体循环加热下降管式生物质热解液化制取生物油技术与装备,解决了原料适应性和连续运行能力不足、能耗高、收集效率低及组分差异性大等技术难题,实现了装备连续稳定可靠运行;发明了生物油萃取耦合化学转化技术,解决了提质过程中碳化焦化、催化剂结焦、转化效率低等问题,创建了生物燃油乳化技术,形成了生物燃油乳化燃料柴油机应用技术体系;创建了生物炭热塑复合材料、生物质热塑复合材料微孔发泡、包覆共挤等关键制备技术,满足了生物质(炭)材料化利用中所需的强度、密度等力学与工程要求,实现了高效生产与应用……

2012年以来,团队承担国家级项目和课题18项,省部级及以下项目32项,获得纵向科研经费近7000万元;发表SCI和EI论文12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0项。“农林废弃物清洁热解气化多联产关键技术与装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生物质裂解液化技术及应用”和“农林生物质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创制与应用”荣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和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生物质/塑料复合材料的关键制备技术与应用”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果的取得凝聚着团队数十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面对如影随形的挫折、枯燥乏味的重复,他们咬紧牙关,在失败中成长,在努力中坚守。就像团队成员付鹏所说:“科研之路就像闯关,爬坡过坎,负重前行。”

继续奔跑,追求卓越

“科研不仅是对自己在所学领域的探索,更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提升。但作为教师,最根本的使命还是教书育人。”这是团队成员的共识。他们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中,通过科研反哺教学,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加强对学生科研活动的指导,引导学生早进课题组、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以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科研成果深度融合为切入点,团队构建了多元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出“四个层面、三个层次、三个步骤”的“433”有效推动路径,设计了以学习过程和成效为导向的“专家、教师、学生”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产、学、研、用“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团队获批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创新农业工程专业学位产学协同培养模式助推中小企业新旧动能转换”项目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首届全国农业工程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项。近年来,培养优秀毕业生240余名。他们已成为很多高校、企事业单位的中坚力量,对推动我国农业工程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世界上有很多种花,每一种花都有存在的理由,也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美丽。”易维明常对团队成员这样说。在他的指导下,团队成员都找到了擅长的研究领域和适合的发展方向,每个人都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他们一起奔跑,不断追求卓越。

“学校为团队创造了干事创业的平台,提供了攻坚克难的底气,团队的每次进步都离不开学校的支持。今后,我们将继续勇攀科技高峰,为建设科技强国、科研强校贡献自己的力量。”易维明说。

(山东教育报 2021-10-18

http://www.sdjyb.com.cn/content/2021-10/18/027174.html

编辑:责任编辑 : 王伟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合乐网页版入口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