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系统 办公系统
首页  >  媒体  >  正文
专业思政统领下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责任编辑 : 王伟
作者 : 孙贤明
来源 : 山东教育
发布时间 : 2020-04-08
阅读次数 :

2019年9月29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 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强调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专业在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时,做到统筹考虑,协同推进。

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思政教育的根本途径,也是课程思政体系整体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立足学科和专业的特殊视野、理论和方法,实现专业授课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改善目前专业课程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德行培育的状况。作为专业课程教师,如何充分挖掘课程自身特色和优势,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观点,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是一线教师的一项责任,也是一种挑战。为此我们从课程和教师两个层面启动建设,并进行了初步实践。

一、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途径

首先,我们要求每门课程在课程教学大纲中注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并落实到各个教学目标中去,即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要强调知识和品德并重,深度拓展教学内容,增加课程思政元素。为此,我们首先选取了有特色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进行建设,课程内容分成若干知识点,然后根据知识点的不同挖掘思政元素,由知识点“生成”思政元素,即课程为“树”,知识点为“枝”,思政元素为“叶”,而学校、学院和班级的文化是大树枝繁叶茂的沃土。

其次,要切实达到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开始之前需要进行学情分析,除了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课程特点、学习兴趣等因素进行分析之外,还特别需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我们采用写心得、诉理想等方式,让学生把自己的心声和想法通过笔和纸告诉我们,从而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和思想状况。通过对大二的学生调研发现,一部分学生专业水平已远超我们的教学进度,他们通过进入创新实验室培养,已经能够独立承担企业委托的项目;有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创业愿望,也急切需要得到指引;还有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充满了信心,希望能够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为中国制造做出自己的贡献。可见,如果教师不做调研,仍然按照一成不变的方式授课,没有注意到新时代学生的思想发展变化,将无法有效实施育人工作。

再次,课程设计过程中要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通过专业技能知识点的传授渗透育人工作,让学生的个人理想与社会担当有机结合。课程设计是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基本路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进行思政元素注入。国家层面,主要挖掘使学生能感受到国家的发展,能体会“四个自信”方面的元素,明白科学技术应该掌握在谁的手里,为谁所用,当然也要在技术方面承认差距,让学生树立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精神。社会层面,我们重点强调在工程实践中要有社会责任感、要考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遵守职业规范,比如“电磁场”课程,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充分挖掘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等元素,“发电厂电气部分”则充分挖掘职业规范等方面的元素。个人层面,则主要挖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元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并且将其用于人生观、价值观的修炼中去,如“电气创新方法”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结合大量的创新实例和创新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另外,在课程设计时还要注重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教学、信息化教学、网络交流、翻转课堂等,以此促进大学生通过参与和思考,实现认知、情感、理性和行为认同,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观的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二、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能力建设

教师是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就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来说,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和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提高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统一思想,消除误区。让教师理解课程思政的作用,不仅不会干扰正常的教学,反而还会促进学生的学习,鼓励教师用好思政这个“武器”,改进学生的学风、考风等。其次,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政素养,通过培训、工作坊、沙龙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思政素养。另外,学院以党支部建设为抓手,每周开展一次党支部活动和教研活动,把党建活动和教研活动相结合,把德育意识培养纳入到教师日常教学培训中去,促使教师在日常备课中,将德育意识培养作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再次,提高专业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一是研究学生能力,主要包括研究学生的思想、“三观”、心理等方面。前面已经讲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很大,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才能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二是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需要教师有很好的驾驭和设计能力,可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个人魅力很大程度影响课程思政的效果,因此需要教师努力提升“翻转课堂”、讨论式、信息化等的教学能力。三是课程思政评价能力。如何合理地将专业评价和课程思政评价结合,是需要每一位专业课教师思考的问题。通过平时表现全过程评价学生的思想素质,如课堂表现,作业是否抄袭,是否迟到、早退、旷课等,这些都是评价的重要方面。四是持续改进能力。专业课程思政改革需要紧跟国家发展,及时向学生传递最新的主流思想,因此需要教师及时学习党和国家重要的方针政策,以及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并将其与专业课程结合,转化为价值观培育和塑造的素材,通过“基因式”融入专业课程,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另外,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需要教师以问题为导向,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从而实现持续改进。

三、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协同

要切实开展好课程思政工作还需要理清两个关系,即专业课程思政和思想政治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专业课程教师和思政课程教师的关系。

首先,两种课程之间是互相依赖,紧密联系的。一方面专业课程思政需要思政理论课的指导和引领。专业课程思政是思政理论课在专业领域的延伸和拓展,是思政课一般原理的具体化和实践化。思政理论课为专业课程思政的构思、设计、开发、实施提供原理性支持,为课程思政的高效运行提供保证。另一方面,两种课程又有明显的区别。思政理论课更注重一般性和普遍性的原理,而专业课程思政具有学科和专业的特殊性。教学方法上也不同,专业课程思政开展的方式可以更为灵活,也更为具体,而思政理论课形式相对单一,也更为抽象;专业课程思政更注重思政的“点”,而思政理论课更注重思政的“面”。

其次,两种课程的教师也是相互支持、相互发展的合作互补关系。一方面,思政理论课教师帮助专业课教师规划、设计和开发课程思政的知识点,并帮助专业课教师进行思政评价和反思。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可以为思政理论课教师提供鲜活的育人素材,帮助思政理论课教师丰富和创新知识体系,拓宽视野,从而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素养。

因此,我们经常加强专业课和思政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研讨,建立了两种课程教师的沟通机制。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制定和修订过程中,充分吸收思政课教师的参与,既明确思政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承担的培养任务,也让思政课教师加强对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理论指导,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作者简介:孙贤明,合乐网页版入口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山东教育  2020-04-08

/index.html



编辑:责任编辑 : 王伟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合乐网页版入口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