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科技成果评价工作,完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机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26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字〔2022〕99号)要求,结合山东实际,制定本指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指引所称科技成果,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具备科学性、创造性、先进性、实用性等属性的新发现、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品种和新材料等。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是指根据科技成果的不同类型和评价目的,由具有相关专业能力的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依照规定程序和标准,组建评价团队,综合评价科技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出具科技成果评价报告并作出相应结论的活动。
科技成果分类评价工作应坚持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坚持科学分类、多维度评价,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尊重科技创新规律。
第三条 本指引所称科技成果评价机构,是指具有科技成果评价业务能力,能够独立接受评价委托,提供科技成果评价服务,并承担相应责任的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等(科技成果评价机构应当具备附录1所列条件)。
第四条 评价团队一般由各类专家、行业用户、第三方(检测)机构等人员组成(评价团队人员应当具备附录2所列条件)。
第二章 科技成果分类和评价内容
第五条 科技成果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成果三类。
1.基础研究成果,是指在科研活动中产生的新发现、新观点、新原理、新机制等标志性理论成果。成果形式主要包括专著、论文、专利、学术报告和学术方案等。
2.应用研究成果,是指具有实践价值的新用途、新功能、新方法、新技术等。成果形式主要包括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进行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后续实验和应用推广所产生的专利、样品、应用方案和功能结论等。
3.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成果,是指具有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价值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工程、新系统、新服务等。成果形式主要包括技术方案、部件、样机、产品、专利和标准等。
第六条 成果评价内容应包括科技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
1.科学价值主要包括在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等方面的独创性贡献,对科学前沿的引领程度,对重大科学问题的突破程度,对本学科领域的影响作用,对学科建设的贡献与作用等。
2.技术价值主要包括成果的优良特性和首创性,解决该领域的技术难题或行业的热点问题的情况,以及所处国际、国内或省内先进性水平。
3.经济价值主要包括推广前景、预期效益、潜在风险等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影响,(技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新增产值、销售收入、新增利润、创汇、税收,成果应用后实际或预期可取得的增收节支的效果及成本效益比的程度,成果面临市场风险等。
4.社会价值主要包括在解决人民健康、国防与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重大瓶颈问题方面的成效,对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等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对国家、部门、地区和行业决策及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等。
5.文化价值主要包括在倡导科学家精神、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营造创新创业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规范与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和贡献。
第三章 评价标准和形式
第七条 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指标设置5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评价方应根据成果类型和评价目的对评价指标进行设置与赋权,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成果进行综合评价(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指标参照附录3)。
第八条 成果评价主要采取同行评价、用户评价、第三方评价(市场分析、产品检测、线上工具评价)等,可通过现场评价、网上评价等途径开展。鼓励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
1.同行评价由从事同一领域研究的专家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评价。
2.用户评价由行业用户根据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3.市场分析由第三方评价机构根据成果的市场实际应用效果评价。
4.产品检测由专业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检测报告进行评价。
5.线上工具评价由第三方机构利用信息化评价工具,运用大数据、概念验证、技术预测等技术与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
第九条 根据科技成果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方式进行评价。
1.基础研究成果以同行评议为主,重大成果实行“小同行”评议,鼓励引入国际“小同行”专家参与评价,推行代表作制度,主要评价成果的科学价值,兼顾其他价值。
2.应用研究成果以行业用户与同行评议为主,主要评价成果的技术价值,兼顾其他价值。
3.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成果以用户评价、市场检验和第三方评价为主,主要评价成果的经济价值,兼顾其他价值。
第四章 评价程序
第十条 评价委托方(含科研任务委托方、科技成果使用方、科技成果所有方、科技成果完成者等)选择科技成果评价机构,委托开展评价。评价委托方与评价机构应当签订规范的委托评价合同,作为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依据。
第十一条 科技成果分类评价可按照委托受理、制定方案(包括对成果进行分类、明确评价要求、确定评价标准等)、组织评价、交付报告四个阶段进行(具体评价流程参照附录4)。评价程序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1.委托方提出评价需求,选择评价方,提交相关评价材料;
2.评价方对委托方提交的评价材料进行齐全和符合性审查,达到受理要求后与委托方协商确定评价方案,签署委托合同;
3.评价方根据评价方案确定评价形式,组建评价团队;
4.评价团队开展成果评价,形成评价结论,撰写评价报告(评价报告格式参照附录5);
5.评价方对评价报告进行审核,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将评价报告盖章后交付委托方;
6.评价方整理归档科技成果评价相关资料。
第十二条 评价方应妥善处理委托方或其他相关方关于评价报告内容提出的疑问、异议或申诉。
第十三条 评价报告中的信息应当可溯源。
第五章 评价结果应用
第十四条 评价结果应用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技术筛选、技术交易以及其他决策的参考依据。
2.投融资。作为投融资过程中开展尽职调查的参考依据。
3.科技成果管理。作为政府、高校院所、企业等的科技成果管理参考依据。
4.科技奖励。作为各级科技奖励评审的参考依据。
5.项目管理。作为科技计划项目事前、事中和事后评估的参考依据。
6.评审立项。作为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的参考依据。
第十五条 科技成果评价结束后,委托方应于半年内在科技(业务)主管部门进行成果登记。科技(业务)主管部门对评价筛选的成果优先纳入成果库,定期发布成果推广清单。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 评价方应强化自律,规范开展科技成果评价工作,接受管理部门的业务监督,提升评价活动的公开透明度。
第十七条 对提供虚假评价结果、泄露技术和商业秘密、存在影响或干涉评价公平公正等违规行为,按照《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有关规定处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鼓励各设区市科技主管部门、省直相关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协会、学会等参照本工作指引,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相关规定。
第十九条 本工作指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省科技厅负责解释。
附录:
1.科技成果评价机构条件要求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团法人、事业单位法人、企业法人或民政部门登记的民办非企业法人。
(二)具有从事科技咨询、科技成果评价等相关工作经验。
(三)具有相应专职人员和评价人员,具备相应专业领域的技术/产业/管理/财务专家库。
(四)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明确的从事科技成果评价的制度、规范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规范等。
(五)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和工作条件。
(六)无科研诚信方面的不良记录。
(七)兼营科技成果评价的单位或组织除必须具备以上条件外,应设有独立的科技成果评价部门,配备专人履行科技成果分类评价相关职责。
(八)行业服务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2.评价团队人员条件要求
(一)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公正、廉洁、保密等纪律要求。
(二)熟悉国家相关法律和本指引。
(三)具备完成评价服务的能力。
1.评价专家在评价成果所属专业领域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国内外该领域技术发展情况,在该领域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
2.行业用户了解科技成果涉及的产业领域,近期或长期使用相关产品、技术等,并能对使用情况做出准确的分析与判断。
3.(第三方)评价机构人员应熟练掌握科技成果评价的专业方法和工具,具有科技成果评价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熟悉国家或地方的科技发展战略与发展态势,并有较强的市场分析能力与职业判断能力。
(四)能按照评价要求客观、公正、独立发表意见。
(五)能够协助开展材料审查、质询、答辩、实地调研、评价报告撰写等工作。
(六)与委托方不存在可能影响公正性的关联关系。
(七)无科研诚信不良记录,无违法犯罪记录。
3.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指标体系(2022版)
一级指标 |
指标含义 |
二级指标 |
指标含义 |
评价要点 |
数据来源 |
A.科学价值 |
主要包括在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等方面的独创性贡献,对科学前沿的引领程度,对重大科学问题的突破程度,对本学科领域的影响作用,对学科建设的贡献与作用等。 |
A1.科学发现程度 |
对自然现象和客观规律发现、认识和阐明的程度。 |
①成果的原创性; ②科学探索与发现的深度、广度、系统性; ③代表性论文、专著等的质量水平; ④研究领域的开拓,科学理论、学说的创建,以及研究方法与手段的创新等情况。 |
自主填报/查新报告/公共数据/第三方评价 |
A2.学术思想和观点被认可的情况 |
他人在正式公开刊发的科学论文、专著、教材等中正面引用完成人提出的学术思想、观点、方法,或他人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公开评价、评论情况,或被有关实验、实践所证实的情况。 |
①学术思想和观点被他人引用情况; ②引用文章的质量、数量,引用文章发表刊物、引用内容等; ③国内外同行的公开评价、评论、审稿人意见、验收报告、国内外授予的奖项等; ④被引用的内容与科技成果的相关性。 |
自主填报/查新报告/公共数据/第三方评价 |
A3.学科贡献 |
在健全学科体系、推动学科整体发展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
①学科所处的级别(层级); ②是否形成新学科分支; ③是否丰富学科内涵或拓宽学科领域; ④影响或辐射其它学科情况。 |
自主填报/查新报告/公共数据/第三方评价 |
A4.影响力 |
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和地位。 |
①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等级等情况; ②论文的转载,专著的出版社、发行量等情况; ③受邀所做的学术报告或主题发言情况; ④学术声誉等。 |
自主填报/查新报告/公共数据/问卷调查/第三方评价 |
一级指标 |
指标含义 |
二级指标 |
指标含义 |
评价要点 |
数据来源 |
|
B.技术价值 |
主要包括成果的优良特性和首创性,解决该领域的技术难题或行业的热点问题的情况,以及所处国际、国内或省内先进性水平。 |
B1.新颖性和创造性 |
在技术思路、原理、方法上的创新程度。 |
①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并取得技术突破,掌握核心技术并进行集成创新的程度,自主创新技术在总体技术中的比重; ②突破“卡脖子”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推动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安全可控情况; ③产出的论文、专著、报告、技术标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动植物新品种等情况。 |
自主填报/查新报告/公共数据/第三方评价 |
|
|
|
B2.技术指标的先进程度 |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主要技术指标所处位置。 |
①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总体技术指标水平; ②主要性能、性状、工艺参数等技术指标情况; ③技术经济、环境与生态指标等情况。 |
自主填报/查新报告/第三方评价 |
|
B3.技术难度 |
主要技术在实现方面的难易程度、复杂程度以及与其它技术的交叉融合程度。 |
①涉及专业领域广度; ②解决复杂、关键技术问题的数量; ③参加单位、部门的数量以及工作条件和环境的艰难性、特殊性等; ④对理论、模型、算法及其它技术的依赖程度,以及与其它技术的交叉融合程度。 |
自主填报/问卷调查/第三方评价 |
|
|
B4.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 |
形成生产能力或达到实际应用的程度。 |
①技术的通用性; ②技术成熟度等级; ③在生产或应用时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④达到的标准化程度。 |
自主填报/问卷调查/第三方评价 |
|
一级指标 |
指标含义 |
二级指标 |
指标含义 |
评价要点 |
数据来源 |
C.经济价值 |
主要包括推广前景、预期效益、潜在风险等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影响,(技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新增产值、销售收入、新增利润、创汇、税收,成果应用后实际或预期可取得的增收节支的效果及成本效益比的程度,成果面临市场风险等。 |
C1.经济效益 |
成果转化应用产生的实际经济效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
①通过转化应用、技术转让、增收节支、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等获得的新增产值、利润、税收等。 ②他人由于使用该项技术而产生的经济效益; ③投入产出率。 |
自主填报/问卷调查/第三方评价 |
C2.成果转化效益 |
成果规模化生产与应用的效益以及市场推广前景。 |
①潜在市场或应用场景规模; ②在行业内、部门或区域开展应用示范,或是在重大工程或重点企业应用情况; ③政策鼓励和支持情况,以及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 |
自主填报/问卷调查/第三方评价 |
C3.市场竞争力 |
在市场竞争中发挥的作用。 |
①市场占有率; ②竞争对手的规模、数量等情况; ③替代进口产品或进入国际市场等; ④形成了品牌,或提高了品牌竞争力; ⑤潜在市场风险。 |
自主填报/问卷调查/公共数据/第三方评价 |
C4.产业支撑作用 |
在促进技术跨越,推动相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品更新换代等方面的作用。 |
①支撑产业发展情况; ②推动相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品更新换代等方面的作用; ③发展新产业情况; ④在加快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作用。 |
自主填报/公共数据/第三方评价 |
一级指标 |
指标含义 |
二级指标 |
指标含义 |
评价要点 |
数据来源 |
|
D.社会价值 |
主要包括在解决人民健康、国防与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重大瓶颈问题方面的成效,对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等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对国家、部门、地区和行业决策及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等。 |
D1.国防与公共安全 |
在保障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和效益。 |
①在提高国防安全能力和公共安全水平等方面的作用; ②在国防和公共安全领域推广应用情况; ③在军民融合领域转化应用情况。 |
自主填报/公共数据/问卷调查/第三方评价 |
|
|
D2.生态环境保护 |
在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支撑环境生态修复、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和效益。 |
①在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和碳排放、污染防控和生态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效; ②在生态环保领域的示范、带动和推广情况; ③进入《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名录》等国家环保技术目录情况。 |
自主填报/公共数据/问卷调查 |
|
D3.人民生命福祉 |
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以及在防灾减灾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和效益。 |
①在支持教育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现代农业或者农村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提高公共健康水平、防灾减灾等方面情况; ②在加快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社会发展等方面作用; ③影响的范围和可持续性。 |
自主填报/公共数据/问卷调查/第三方评价 |
|
D4.人才培养 |
在科研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的情况。 |
①科研平台建设情况; ②团队的完整性、稳定性等情况; ③引进(海外)人才的情况; ④发现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情况; ⑤核心人员行业技术地位(水平)。 |
自主填报/问卷调查 |
|
一级指标 |
指标含义 |
二级指标 |
指标含义 |
评价要点 |
数据来源 |
|
E.文化价值 |
主要包括在倡导科学家精神、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营造创新创业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规范与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和贡献。 |
E1.倡导科学家精神 |
在弘扬科学精神、加强学风作风建设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
①营造良好学术生态情况; ②弘扬家国情怀、担当作风、奉献精神情况; ③树立科学家典型和榜样等示范带动情况; ④获得功勋荣誉表彰奖励等情况; ⑤促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情况。 |
自主填报/公共数据/问卷调查 |
|
E2.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在提升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
①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情况; ②加强国际合作,为推动科技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情况; ③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情况。 |
自主填报/公共数据/问卷调查 |
|
E3.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
在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培育科学文化方面产生的影响。 |
①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情况; ②传播科学思想情况; ③推广科学方法情况; ④科学技术普及情况。 |
自主填报/公共数据/问卷调查 |
|
|
|
E4.科学规范与伦理道德 |
在宣扬科技工作规范与伦理道德方面产生的影响。 |
①遵循科技工作规范情况; ②遵守科学伦理和科研诚信情况; ③促进科技伦理和科研诚信建设的正面宣传作用。 |
自主填报/机构审查 |
|
|
4.科技成果分类评价工作流程
5.山东省科技成果评价报告(参考格式)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2022年12月21日